第一部科幻作品《科學怪人》的誕生

分享至

撰文|葉李華

「無夏之年」說故事比賽

舉世公認 1818 年是科幻元年,但恐怕並非人人都知道,這個元年背後藏著近乎八竿子打不著的偶然因素。那就是三年之前的春天,遠在印尼的一座火山強烈爆發,因而影響了全球的氣候。

號稱無夏之年的1816 年,地圖上數字表示當年各地夏天的氣溫與平均氣溫差。圖/wiki

一座火山竟然能影響全球氣候?沒錯,一旦火山灰升到平流層,就再也不會落下來,只要數量充足,粉塵就能逐漸在全世界產生遮天蔽日的效果。因此在歐洲歷史上,1816 年是著名的「無夏之年」。

由於沒有任何科學家預測到這件事,當年五月,幾個年輕人興沖沖前往瑞士日內瓦湖畔度假,結果幾乎天天困在鄉間別墅中,眼巴巴望著湖水興嘆。

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更沒有網路的時代,這幾位英國文藝青年只好發揮自娛娛人的創意,舉辦一場說故事比賽,而且限定要講恐怖故事,才配得上淒風苦雨的氣氛。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一位名叫瑪麗的妙齡女子構思出《科學怪人》這個故事──主人公試圖憑空創造生命,而他所使用的材料,竟然是拼拼湊湊、縫縫補補的許多屍塊!

經典科幻小說《科學怪人》其實誕生自一場說故事大賽。圖/wiki

科幻小說誕生!

這種情節夠恐怖吧?可是話說回來,恐怖不一定要涉及妖魔鬼怪。為了讓故事更有說服力,瑪麗決定捨棄靈異手法,改用當時十分熱門的科學知識「生物電」為關鍵情節背書。

生物電的研究可追溯至義大利解剖學家伽伐尼,他在 1780 年發現青蛙即使被大卸八塊,蛙腿仍有可能抖動,因而認為這是動物體內普遍有電的證據。此後數十年,這類研究吸引了歐洲許多科學家,包括電池的發明人伏打,以及達爾文的祖父等人。

必須強調的是,瑪麗借用生物電是為了求新求變,並未刻意創造一種新的文體,但由於她的敘事方式恰好符合科幻創作的基本精神──結合當時當代的科技再加以延伸──因此在後人眼中《科學怪人》成了道道地地的科幻小說。

所謂「當時當代的科技」自然是指生物電的研究,另一方面,「生命源自於電」則屬於瑪麗的大膽延伸。在科幻小說中,延伸的部分不需要對科學百分之百負責,只要本身言之成理、足以說服讀者即可(否則就是科學論文,不是科幻小說了)。正因為如此,科學家至今還不能用《科學怪人》的方法製造生命,而且恐怕永遠不可能。

瑪麗的遠見與後來的故事

不過,如果我們放寬標準,允許比較廣義的解釋,就不得不佩服瑪麗的遠見。因為從二十世紀起,凡是與生命起源相關的實驗,「電」大多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 1996 年誕生的複製羊桃莉,在它還是一個細胞的時候,就曾經接受過適度的電擊,才得以啟動細胞分裂的機制。所以,如果你覺得桃莉這個名字不夠響亮,不妨稱牠為科學怪羊。

複製羊桃莉,牠的標本現在展示於蘇格蘭的博物館。圖/Mike Pennington / Dolly the sheep, National Museums of Scotland, Edinburgh,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結束本文前,我們再做幾點補充:

一、1816 年在瑞士度假的文藝青年,除了瑪麗之外,還有兩位名詩人拜倫與雪萊,以及拜倫的私人醫生波里道利等人。當時瑪麗還是雪萊的情婦,後來兩人正式成婚,從此她以瑪麗‧雪萊(Mary Shelley)這個名字躋身文學史冊。

雖然他們都講述了自己的恐怖故事,但正式寫成小說的只有瑪麗的《科學怪人》(1818年出版)以及波里道利的《吸血鬼》(1819年出版),後者正是吸血鬼文學的始祖。

《科學怪人》的草稿。圖/ Mary Shelley (1797-1851), 公有領域,wiki

二、如果你以為科學怪人誕生於一片火花閃電之中,很抱歉,那是後來好萊塢添油加醋的結果。瑪麗並不是科學家,她在小說裡對生物電的描寫僅僅點到為止。

三、去年底成功誕生的複製猴「中中」和「華華」,雖然大致沿用桃莉的複製流程,但在關鍵步驟上未曾使用電擊,改採較溫和的化學方法誘發細胞分裂。

■編按:《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生於1797年,1818年《科學怪人》出版時瑪麗年僅21歲。

 

■延伸閱讀:那些勇闖禁忌科技的普羅米修斯們

■本文同時刊載於《科普時報》專欄「談論幻話創意」,原文標題〈科幻元年與科學怪人〉

原載於PanSci泛科學(http://pansci.asia/archives/139079)

 

加入好友

(Visited 5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