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中區說明會側寫─葉綠舒老師主講「從草地開始的三餐」

DSC09750

撰稿/趙揚光

在生活當中,有不少事物、行為與科學息息相關。我們每天的三餐,背後蘊含著許多的科學知識,值得我們結合生活經驗「說出一個故事」來!在東區說明會上講了許多精彩故事的葉綠舒老師,再度於2016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的中區說明會上,分享植物、豆類及人類歷史之間的情感交織。

這場說明會的舉辦地點位於彰化女中,2013年青年尬科學的競賽冠軍「KIRIYAMA」便來自這裡,說明會當中有不少彰化女中的同學,對於學姊們當時的精彩表現多有所聞,今年的競賽自然也躍躍欲試。

DSC09736

葉老師在說明會一開始,以經典電影「教父」所出現的五大家族勢力,巧妙地帶到種子植物的五大家族上!在種子植物的五大家族中,「蘭科」植物種類最多,而「豆科」及「禾本科」植物則是與人們的飲食最為相關的,「三餐從草地開始」一點也不為過。

從人類文明演進的過程來看,西亞文化起源於小麥的栽種,蘇美人懂得使用大麥釀酒,中南美洲的馬雅文明、印加帝國肇始於玉米,中國夏、商文化即為粟文化,禾本科植物默默地串起且帶動不同世代的人們繼往開來。隨著時代更迭,人類的主食也產生變化,稻米逐漸成為現今世界產量第一的穀物;且不只東方人食用稻米,「像美國知名的爵士樂家─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就很喜歡吃紅豆飯!」葉老師特別提到。

除了一些有趣且貼近生活的例子,葉老師還引用了美國著名作家亨利‧梭羅(Henry D. Thoreau)的「湖濱散記」書中內容出題,引發在座聽眾的注意及思考,如:「在甚於七月的高溫下,種子迅速一朵朵地迸開,如花盛放。」形容玉米粒膨化形成爆米花的過程。葉老師說:「梭羅可以把煮東西的平凡行為,寫得很浪漫。」似乎說明了經由寫作、短講等敘事過程,艱深的科學也能夠精粹成平易近人、容易引起興趣的事物。

DSC09779

DSC09820

然而,科學知識需要正確的表達才行。

在說明會尾聲的Q&A時間,有學生便提出網路謠言該如何破解的問題,這即是不當講述或過於誇飾科學知識,以訛傳訛之下所造成的現象,「真正的科普人總是試圖破解、澄清網路謠言,但永遠也清不完!」老師語重心長地表示。另外,葉老師也指出了不少歷史小說、戲劇中常誤導人們常識的例子,如金庸的某部小說以中國宋代為背景,卻能在客棧中吃著明代才傳進中國的花生等,說明考證的重要性!透過青年尬科學的競賽,不但要窺探豆類植物的奧妙,相信對學生而言,更重要的是體現科學求真求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