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沈伶鎂】
2019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複賽,8月23日於台大思亮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在12隊初賽晉級隊伍中,選出7隊優勝者參與決賽。複賽以指定電影進行科學短講,並以交叉詰問較量。評審認為,參賽者表現較初賽有顯著提升,但仍需加強提問及閱讀能力。
複賽五部指定電影分別是:《千鈞一髮》(1997)、《X戰警-最後的戰役》(2006)、《姊姊的守護者》(2009)、《愛的代價》(2010)、《侏儸紀世界》(2015)。每隊可選擇一部電影進行科學短講,演說內容則需至少涵蓋下列議題之一:「你如何看待用基因編輯來修改人類受精卵的基因這樣生殖科技的重大突破」、「治療罕見基因疾病是社會的責任嗎?請以《愛的代價》討論這個問題」、「基因有好壞之分嗎」。
參賽同學很努力 評審陣容超強大
在複賽中,選擇以《千鈞一髮》這部片進行科學短講的隊伍占最多數,包括「巴拉拉小魔仙」、「碳為觀止」、「906」、「Weeeeeeed」、「每次念隊名都很舒服」;選擇《侏儸紀世界》的次多,有「Bad Girls」、「哥是傳說」、「魚尾紋」、「寶玉被和服月球嚇到隊」;《X戰警-最後的戰役》、《姊姊的守護者》及《愛的代價》則分別是「顏值不需要編輯的少女們」、「一截魚骨」、「031526」所選。
複賽評審陣容為: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俊宏、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張俊哲、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綠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退休)/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王道還、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副教授于淑君。最後順利取得決賽門票的7支隊伍是:「Bad Girls」、「巴拉拉小魔仙」、「哥是傳說」、「顏值不需要編輯的少女們」、「每次念隊名都很舒服」、「魚尾紋」,以及「碳為觀止」。
增強詰問力道 擴散參賽精神
陳俊宏教授首先發言表示:「我必須先講,你們都很棒,這不是在講客套話」。他說,當然每個老師有不同想法,但他認為台上同學的表現都相當不容易,但有兩點想要提醒大家。第一,希望參賽者努力提升發問能力,這次參賽者的問題普遍沒有殺傷力,這使得晉級與否往往在伯仲之間。第二,輾轉得知有些隊伍並沒有把所有指定電影看完,這點非常不利於向對手提問。
「有感受到每一隊的用心,希望可以延續到未來的學習」張俊哲教授說,他實在很不忍心看到舉牌瞬間同學的神情。他指出,無論勝敗隊伍都有個共同點,就是相當用心,然而問題也都太制式化。張俊哲教授勉勵同學,是否晉級決賽都沒關係,但將來要選擇哪個領域學習,都必須要是真心喜歡、投注熱情,最重要的是基本功一定要扎實,才能走得長久。
于淑君教授則是從現行教育體制談起,她說,我們的教育制度以考科為主,這讓同學很難學會發問。但「青年尬科學」是多元學習的好方式,希望大家藉此親近科學,主辦單位還安排了培力工作坊,邀請講師貢獻所長,希望同學除了自學外,也能多少接受老師的建議。于淑君教授同時也鼓勵落選的同學,她說在這段訓練過程中,每位參賽者都肯定收穫豐碩,這個是沒參賽的人無法理解或體驗的。
讀與寫是一切舞台表演基礎
「大家的共同點比相異點還多,站在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好像有點不正常」王道還教授這番話,讓現場氣氛瞬間輕鬆了些,他指出多數隊伍選擇《千鈞一髮》及《侏儸紀世界》,然而卻都沒有碰觸到最核心的概念。他提醒同學,發育的過程並非只要有基因你就能怎樣,而是發育過程決定了你那個基因可以如何發揮。另外,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任何一部小說都跟現實有直接關係,科幻想像的是未來,但是抨擊的是現在。《侏儸紀世界》在抨擊1990年代以來的華爾街資本家,不擇手段的創造新奇商品來賺錢,「這個訊息這麼強烈明顯,但是沒有任何一隊清楚講出來」王道還教授覺得這點令人感到遺憾。
「科學絕對有它的人文面,這不是裝飾品」王道還教授表示,大家所關心的議題,事實上在競賽書單中都有相當不錯的討論,但顯然許多隊伍並未能好好閱讀。他發現大家準備比賽的方式,多半是重點式準備,而非系統式,但光想要抓住一兩個重點就做良好發揮,可能性相當低。因此,他再次提醒同學銘記在心:「讀與寫是一切舞台表演的基礎」,系統知識能支撐任何一個重要論點的發揮。
競賽水準穩定提升 幽默感需文化深培
「一個精彩的科學演講,尤其是科學短講是非常困難的,我長期以來都是這麼認為」台大科教中心主任高涌泉教授最後總結時提到,這是科教中心第八年舉辦「青年尬科學」,他看見競賽水準的穩定提升。科學短講必須精準而有趣,他注意到好多隊伍試圖要表現出幽默感,但可能這是台灣文化沒有深刻根基的東西,所以大家只能從綜藝節目中吸取好笑的元素,但這不代表是幽默,「很抱歉我們大人沒有給大家好的典範」,但他相信年輕人能夠自己去創造,也期待有隊伍能在新層次中展現。
高涌泉教授強調,聽、說、讀、寫及說故事的能力,重要性是與時俱進的。優秀的科普閱讀與寫作,牽涉到內容該如何組織、結構如何安排,這是很深的學問。台大科教中心多年來推動「青年尬科學」競賽活動,目的即在使台灣學問及文化水準,不斷累積提升。這件事情不容易,但一定要進行,希望參賽隊伍回到學校後,都能多多分享「青年尬科學」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