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林宣瑋
在炎炎夏日下,21支隊伍齊聚一堂。相對初賽工作坊的青澀,同學顯然有備而來。外頭的天氣炎熱,裏頭場子的競爭也十分火熱。
創意無限
現場演講也考驗著同學將抽象觀念具現化的能力。有些同學用道具,有些則用戲劇與對答的方式來展示數學觀念與啟發。
初賽工作坊時劉柏宏老師就提醒過同學,《平面國》這本書看似簡單,但也因為選擇者眾,因此競爭也相對選擇其他書的隊伍來得激烈。如何將書中的概念精準且巧妙地傳達給台下評審與觀眾,考驗著同學對幾何的了解。彰化女中的「質數真討厭」做了精美的道具來解釋一維、二維、三維的概念,並親自示範書中所提到的各種辨認方法。講解清楚、流暢,讓觀眾耳目一新。而來自曉明女中的「結論是」,則用火車短劇的方式,唱作俱佳地演出高維生物遇到低維時的各種情況。
一些組別則針對書中的案例做了衍伸說明,獲得評審老師的青睞。「有差嗎?」用電腦程式語言C++,重新展示一遍《丈量世界》中高斯的計算過程。入選的「LCS」則活化《丈量世界》的方法,利用Google map來測量曉明女中門口到會場的距離。劉柏宏老師稱讚道:「這是個很好的聯想,而且十分親民,容易理解。」
關於感動這件事
洪萬生老師在提問時,都很好奇各組選擇這本書的原因以及感動之處。他強調,感動不是嘴巴說說,而是要給個充足、可信的理由讓聽眾信服。
關於這點,台中女中組成的「青稞三重奏」顯然有備而來。她們甚至用張愛玲《傾城之戀》中的經典名言「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來形容看到友誼數的感動。自古以來,宗教與數學之間的衝擊與對撞就相當迷人。來自佛教學校福智高中「數學從零部落」,顯然對這個議題很感興趣,這次也選讀了《爺爺的證明題》,認為數學與宗教從不同的假設系統出發,一起探究人間界的問題,兩者看似毫無交集,但卻在許多地方引起共鳴,十分美妙。
最後壓軸的「員高三炷香」則用自身經驗,敘述自己在閱讀之前,「聞數則懼」,考試常常不及格,但數學又像惡夢一樣糾纏著不放。讀了之後,才發現數學的美好。這樣的分享,也讓在場評審老師與觀眾開懷大笑。
在回答問題時奪勝
青年尬科學的初賽不僅測試參賽隊伍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考驗著同學是否真的「了解」書中內容。除了流暢的演講之外,台下老師的提問環節也是得分關鍵。評審老師在會後講評時更強調,有些隊伍在演示時相當流利,但在提問階段卻無法回答書中一些基本的問題,十分可惜。
以入選的「030」就是在評審提問時,精妙解釋了近日點與遠日點的概念,說明《天地明察》的閱讀經驗補足地科課時不甚了解的觀念。他們甚至還補充了古建築家米蘭柯維奇修復古蹟的例子,加強佐證,充分展示對指定閱讀的了解。
在中區競賽中,每支隊伍的表現都相當優異,而且也可以看到國中隊伍力爭上游、表現不凡。以來自曉明女中國中部、這次也獲入選的「Mathemagics」來說,他們的演講相當流暢,表現超齡,評審于淑君老師也稱讚他們「把維度用很輕鬆的語言介紹給觀眾。」值得期待。
中區精彩的表演,也讓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複賽,一定是更加緊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