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淺談科普寫作與科學短講
講者: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于淑君副教授
從第一屆《青年尬科學》開辦至今持續擔任評審以及講師,具有多年經驗的于淑君老師,在南區工作坊再度講授「如何做好一個小短講」,除了中區工作坊時分享過的短講的技巧以外,于老師還針對前幾天進行的中區初賽中,同學們普遍犯的錯誤以及常被忽略的細節多加提醒,希望南區的大家能借中區前車之鑑,於第二天的初賽時充分展現實力!
首先,針對中區預賽時多名選手因為上台過度緊張,無法展現應有的台風和口條,于老師建議「微笑」正是解決緊張問題的萬靈丹,「當你對台下觀眾或評審微笑,評審們自然也會答以微笑,如此一來便能縮短台上與觀眾的距離,也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教授總結歷屆擔任評審經驗後結論道。
課後的示範時間,課程助教亦公開他們的「克服緊張心法」:上台前先去廁所,面對鏡子簡單自我介紹,讓自己進入準備好的狀態;剛站上台時,先深呼吸3至5秒,感受舞台上的風景,享受眾人目光集中自己的感覺,然後全心專注於當下,放大肢體動作、放鬆卻又不失自信的展現自己;最後,唯有練習再練習,加強時間的掌控,才能萬無一失的流暢完成短講。
課程結束後,由兩位課程助教分別帶領兩大組進行實地演練,以「從八仙塵爆事件,談建立全民科學文化社會的重要性」為題,在僅半小時的準備時間內,由助教帶領討論、組織成三分鐘的短講,於討論結束後派代表發表短講。兩隊皆派出一人,分別針對媒體角色和台灣模仿文化進行評論,于淑君教授對兩人的表現讚譽有加,僅提醒一些不小心被忽略的細節,例如:開始前先自我介紹,破題時應直接點出主題,並且避免偏離主軸。期待各位同學參加完今日的工作坊,吸收了中區初賽的經驗後,可以有更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