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敦宜|斗六高中
從科學分析氣候變遷:讀《氣候緊急時代來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所謂的第三代人權——環境權與文化權,人們開始重視環境議題並跨國合作,更簽署了多個環境保護公約。然而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溫室氣體排放量仍逐年增加;極端天氣現象接二連三出現。從小聽到大的全球暖化,從書上到新聞,又從新聞到身邊,未來世界會變什麼樣子?
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在他的著作《氣候緊急時代來了》中,以科學家的立場,沙盤推演本世紀末的氣候,並使用大量的數字精確表現問題的嚴重性。
其中氣候危機在全書 24 章中就佔了一半,每一篇都以現狀加上科學預測未來的情況。在〈極端氣候不斷升級〉中提到:2017 年「北半球出現空前的極端氣候」,連續在大西洋生成三個颶風,加州又發生了 9000 起野火。2018 年「迎來前所未有的全球熱浪」洛杉磯 42 度、巴基斯坦 50 度、阿爾及利亞 51 度,瑞典境內偏遠北極圈地區發生森林大火,野火也在美國西部肆虐,煙霧籠罩了大半個北美洲,最終燒毀了 60 萬公頃的森林。作者在書中猜想:等到 2040 年回頭看看,或許 2018 年夏天反而是正常的。
在〈系統危機〉一章裡提到全球的氣候難民越來越多,可能在 2050 年前出現10 億氣候難民,海平面上升不再只是理論預測,逃不走的人在海上載浮載沉掙扎求生,是多可怕的景象。全球暖化還會威脅生理、心理健康。生理上,台灣有一項大型研究發現,空氣汙染指數每增加一個單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相對風險就增加一倍,在安大略和墨西哥式的研究也得出類似的結論。心理上,在美國,月平均溫度每增加攝氏 1 度,自殺率就會跟著上升將近 1 個百分點,在墨西哥,更上升超過 2 個百分點。還有更可怕的未知,無法預測或預防,所有威脅、變數的組合,並不全在人類掌握之中。
而人類的反應占了全書四分之一,包含了「警惕冷漠、虛無主義與自滿」, 面對氣候變遷,各種反應的人都有,而其中很多種,是不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的。有人相信全球暖化只是謊言,依然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逃避溫室效應的現實。也有人相信文明會持續前進,人類將會用科技解決一切,但地球可能等不到那一天。更有人明知道氣候異常,卻甚麼也不做,繼續發展經濟, 增加溫室氣體。
最後作者提出了解決方案,情況是可以改變的,透過科學、消費、資本和選票做到三件事:首先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到零。再來是加快腳步並以更聰明的方式利用已有的工具。最後是發明、推出突破性的技術,把發電以外的排放量也減到零。
本書對資料的引用相當在行,集合了許多研究結果及科學家的預測。作者華勒斯—威爾斯是「2038 播客」的編輯,該節目非常著重環境議題及氣候變遷的預測,和書中許多數據化的預估有關聯。
偶有一些知識上的錯誤,例如:第二章將炭疽病原體——炭疽桿菌誤植為病毒。可能是作者未詳加核實,但瑕不掩瑜,仍可以使讀者明白氣候變遷的嚴重性。
近兩年極端天氣現象頻仍,暖化不只在書上,還在生活周遭。華盛頓郵報盛讚本書是現代《寂靜的春天》,期許能使更多人正視氣候問題,用消費支持減排的公司;用選票支持重視環保的候選人;用資本支持研發新技術的計畫。我們是有最後機會挽回的一代,必須覺醒,不要留給未來氣候失控的地球。
書名:氣候緊急時代來了:從經濟海嘯到瘟疫爆發, 認清12大氣候風險與新生存模式
作者: 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
譯者:張靖之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年: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