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瑞源|嘉義高中
理性與縝密思考的反叛:讀《反叛的科學家》
這本«反叛的科學家»是收集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以前發表在«紐約時報»的書評、零星的演講、短文,集結而成。
«反叛的科學家»裡面收集的書評的領域十分廣泛,從原子核到黑洞、鐘 錶到戰爭……,各個領域都有涉獵,並且都有獨到的見解,可從此發現作者戴森守備的領域是十分廣泛的,也因此能夠在兩件事中,發現常人無法發現的關聯,例如量子電動力學的正則演子運算法和費曼圖演算法。
雖然這本書取名為«反叛的科學家»,但裡面主要討論的並不是反叛的科學 家,而是收錄的書評,其中按照題材分成了四大部,再根據時間先後,依序排列。第一部是當代科學議題,是在說科學與科技所產生的議題,第二部戰爭和和平,第三步是科學暨科學家們的歷史,談及過去的科學家發現的事物與作者的思考,第四部是個人與哲學論述,主要在說作者對科學與哲學的看法。不過裡面的所提及的科學家並不一定都是反叛者,例如第21章的約翰‧考克勞夫(John Cockcroft),甚至有些內容的重點也不是放在科學家,而是士兵,例如馬克思•黑斯廷斯(Max Hastings)。
作者會寫這些書評不只是為了寫出對於書的評論,而是為了寫出對於題材,自己獲得的反思。這本書的優點有很多,第一是以較口語化的方法敘述,比起用生澀難懂的專有名詞,淺顯易懂的文字更適合科普書籍,第二可以跟著作者的思路看待科學,發現其中不意察覺的連結,第三課可以從中獲得領悟或反思,作者舉了非常多的科學家的故事,容易從中獲得啟發,第四可以更了解過去偉大的科學家們生平。
作者提出了”反叛”的科學家,對於作者什麼是反叛?反叛是去反抗當地主流文化所加的限制,從中突破,當地主流文化可以是西方文化也可以是東方文化,像對阿拉伯數學家暨天文學家奧瑪‧開儼(Omar Khayyam)而言,科學是伊斯蘭知識的反抗;對印度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玻色(Bose),科學是雙重反判,先被判了英國的統治,在背叛了印度教的道德宿命;在西方國家從伽利略到愛因斯坦都是反叛者。科學觀點也是如此,需要反叛當時的主流文化才能增進科學的進步,像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反叛了當時主流的托勒密的地心說;普朗克的量子論等等,若是科學不再反抗權威,那麼科學就配不上最聰明孩子的才智。除此此外我覺得反叛除了是反抗當地的主流文化,更是一種質疑的態度, 質疑先人所提出的理論,像亞里斯多德的四元素說、哥白尼的日心說……。
戴森也是一個經典的反叛的科學家,當眾人都在尋找一個函數代表世間的萬物時,戴森直言不諱,說不論是簡化論還是反簡化論,都不是他的宇宙觀點,他只是一個廣大旅程中的過客,與其找世間萬物的解答不如看看那特別的風景,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黑洞就是它的一個特殊解,可是發現它的羅伯特·奧本海默並沒有看見黑洞的美,反而去尋找那個萬物的解。
科學從來不是找到真理,而是由許多個不完整的矛盾觀點所組成,如果科學即是真理,那麼就不會有“反叛”的科學家,因為反叛會經過理性與縝密的思考後,對過往的觀點進行改正。
書名:反叛的科學家:一代傳奇物理大師的科學反思
作者: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
譯者:蕭秀姍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年: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