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科普書籍導讀文競賽」優選導讀文(蔡宜庭)

撰文:蔡宜庭|延平高中

改變人類歷史的CRISPR:讀《破解基因碼的人》

孟德爾解開了遺傳的秘密,到華生克里克破解 DNA 的雙股螺旋結構,人類對於「基因」的研究有了大幅度的演進。這本書在一段故事中無形的加入科普知識,使讀者能自然而然的學習到許多有關遺傳和醫學方面的事物,也不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到困惑與不知所措。並藉由介紹珍妮佛‧ 道納以及發現 CRISPR 這項技術的科學家們彼此切磋、競爭的種種故事,帶領讀者們進入科研人的世界。同時間,作者也引入了一些道德議題, 例如:「CRISPR 能被運用在生殖細胞的編輯上嗎,它的底線該怎麼定義」?或是「父母是否應該為自己的孩子選擇最優良的基因」?

 

先來談談本書主人翁的故事吧。珍妮佛‧道納 7 歲時舉家遷移到夏威夷。因為夏威夷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再加上道納天生具備的強烈「好奇心」,使得其對於自然科學有著深厚無比的興趣。後來,在偶然邂逅《雙螺旋》這本書後,使道納領悟到大自然不但符合邏輯,也令人敬畏。並確立了自己未來的志向成為一名科學家。就是在這股滿腔熱情下,道納創造出了一個繼雙螺旋結構之後的生物學奇蹟。

 

是什麼驅使科學家們日以繼夜的研究呢?本書有非常大的一部分都在談論科學家之間的競爭。競爭並不意味著進行激烈辯論的那般爭吵,對於道納來說,競爭是「給引擎增加動力的火焰」。她曾表示:「健康的競爭, 曾為人類最偉大的許多發明添柴加薪。」就像華生克里克威爾金斯法蘭克林那時破解雙螺旋結構的知名故事一般,CRISPR 的發現就如同重現當年的場景,上演了一場激烈的競賽。CRISPR 的研究過程中,主要的競爭者有 3 位珍妮佛‧道納張鋒以及喬治‧秋奇。各個都在過程中創下了十分重要的里程碑。作者鮮明的筆法,能讓讀者宛如身歷其境般的體驗競爭時的刺激與緊張感。當其中一位有了重大突破並發表論文時,另外兩位就會更加督促自己,想要在其之上再次有創新的發現。科學家會因為更加了解自然而喜悅,也會因為自己獲得了某個獎項、成為了某個領域的第一人或者是得到了某個頭銜而產生了成就感。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勝 心,科學家們會彼此爭奪獎項以及專利權,而在 CRISPR 這場龍爭虎鬥 中,最後的勝利者為珍妮佛‧道納

 

在 CRISPR 這個不同 TALENs 等過去複雜的基因編輯工具被開發後, 第一個面對的議題就是:CRISPR 應該被使用於那些用途,應該如何防範被恐怖分子成為製作生化武器的工具?「基因療法」是其中爭議性頗高的議題。透過基因編輯能有效的治療鐮刀型貧血、先天性失明、抵抗或診斷癌症等我們一般認為不可逆的身體疾病。這時,賀建奎卻跨越了科學家們所設定的道德紅線:編輯人類生殖細胞達到抗 HIV,讓史上第一對基因編輯寶寶出生。賀建奎聲稱他想要找到一個能幫助數百萬 HIV 兒童的方法。但科學家們因此次基因編輯感到震驚,指控這是一種「不負責任」且不具「醫療必要性」的行為。道納對於 CRISPR 被這樣運用感到反感,並在與多名科學家討論後達成共識:「希望有人有一天可以證明 CRISPR-Cas9 是一種有助於人類福祉的強大工具。」並強調編輯人類生殖細胞的風險太高,但如果未來能排除種種風險,或許編輯生殖細胞將不再是一道不可跨越的紅線。

 

「我們是否該為自己的小孩挑選優質基因?」成為了一個嚴肅的道德議題。贊成「生殖受益」的一派認同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基因才是合乎道德的事,儘管社會因此變得更加不平等。反對派的人則認為基因編輯會降低人類的基因多樣性且偏離常態,這個社會將不再有許多創意與激勵。面對這個問題人類該如何選擇?是該順應天擇,讓大自然淘汰篩選基因?還是由我們自己扮演上帝的角色自由編輯基因?這是身為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所必須面對與承受的選擇題。

 

書名:破解基因碼的人:諾貝爾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基因編輯,以及人類的未來
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譯者:麥慧芬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年: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