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泛科學專欄作家 研之有物客座編輯 廖英凱
撰稿|林宣瑋
這次青年尬科學主辦單位請到泛科學的編輯廖英凱擔任講師,攜手同學進入科幻世界。雖然是工作坊,但廖英凱卻採取與前幾屆截然不同的方式,他讓各組先準備三分鐘的短講,再進入表達工作坊。
大展身手的牛刀小試
參加工作坊的同學各個來自菁英學校,因此雖然只是三分鐘的短講,卻也用心準備。例如「霹哩啪啦碰碰然後你就死掉了」隊所製作的簡報就頗受現場同學與講師青睞,對簡報中簡單、易懂的icon大為讚嘆。講師廖英凱在誇獎之餘,也提供同學好用的簡報素材網站Noun Project供同學使用。
在表現方式的部分,一些隊伍也十分別出心裁。由北一女同學所組成的「新世界三條魚」用問答短劇的方式來呈現赫胥黎(1894-1963)的《美麗新世界》。她們直接造訪美麗新世界,活靈活現地表述書中景物。復旦中學的Huxley也選擇用同樣的方式呈現,不過他們倒是選擇拜訪作者,直接採訪赫胥黎本人。廖英凱也鼓勵參賽同學盡量選擇不同的表演方式,如科學短劇或舞台劇等等來呈現成果。
其他隊伍也想出了不同的競賽策略。像是延平中學的「吳郭羊」便是由自然組和社會組的同學一起組隊而成,互相回答彼此不熟悉的領域。不過,就廣度和深度而言,廖英凱覺得所有參賽同學還可以再下更深的工夫,例如可以針對小說內容與關鍵字進一步尋找相關文獻,以充實現場評審的提問內容。他更強調各個同學都「背負著解釋這個詞語的責任」,站上了舞台,一切原型都會攤露在評審與觀眾面前。
除了測試同學組織思考、表達陳述的能力,三分鐘短講也考驗著團隊默契。在工作坊現場也有同學上台後緊張到說不出話,最後被隊友神救援;也有同學沈溺於書中的專有名詞,而忘記將淺顯易懂的觀念帶給聽眾。廖英凱也表示,參賽隊伍不妨表演給對講題不熟的同學觀賞,從中觀察演講內容的難易度是否合宜。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閱聽人的存在
工作坊的下半場便是由廖英凱所演講的表達工作坊。他引述中研院研究員王道環老師所說的「不管是科學短講還是科普寫作,他都是一種表演,一種演出」,告訴觀眾這場比賽的重點。他舉出幾個不好的簡報示範,如滿版文字、錯誤字體、長輩圖等等,都是同學可以引鑒的範例。
除了表演之外,同學也要力求足夠與適切的證據。廖英凱將科學證據力從專家意見到系統性回顧研究分為五級,提醒大家就算再主流媒體也要小心看證據力是否充足,否則一下就會被問倒。這並非要同學作許多困難的研究、展露艱澀的知識,而是要用自己已有的基礎,把道理簡單化,傳達給觀眾知道。他建議各位用觀眾能夠理解的名詞,找出每個詞彙之間的知識連結,把道理說給大家聽。他也以曾上過TED演講的美國核融合反應爐高中生實驗者Taylor Wilson為例,期許大家也能做到。
這次的主題是科幻,而科幻小說包含科學、幻想、社會等元素。廖英凱建議同學回到科幻作品的本質去思考問題。艾希莫夫(1920-1992)就曾講過,「虛構社會與現實社會不同之處在於科技發展的性質和程度。」在科幻小說中,作家會根據現實的科學水平去構思未來的可能,有些可能實現了,有些可能在未來被證實相當荒謬,也有些可能從來沒有人預期得到。就像十年前沒有人想像低頭滑手機族的出現。廖英凱認為,這些古今對比,若有人能好好討論,想必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