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趙揚光 攝影/陳建瑜、郭毓璞
科學,究竟是什麼呢?
2016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分區說明會的最後一場,回到臺北的臺灣大學科教中心自家舉行。當天碰巧是臺大的畢業典禮,擔任主講的臺大農藝學系系主任王淑珍老師,在主持完系上的典禮後,立刻脫下身上的學士服前來演說!王老師一開場針對農藝系做了簡單介紹後,便引導在座的聽眾們思考,既然是「尬科學」,如果「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學是否也來自於人性?
2016年是聯合國的「國際豆類年」,在全球氣候變遷及糧食危機等因素下,豆類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有什麼影響或幫助呢?王老師約略歸納出了「消費」、「生產」這兩大所需之目的。以「消費」的觀點看,豆類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來源之一,其富含的營養物質,保障了人們的糧食安全;從「生產」的角度而言,豆類易於栽種,並且得以改善土壤環境,減少引起氣候變遷的因子,能促進農業生產的永續性。因此,豆科植物不但使我們維持生存、攝取營養無虞,還有助於減緩日趨惡劣的生存環境。
而豆類背後的科學,有多少是「來自於人性」,或許也值得我們探討。早在西元前870年的壁畫上,就有亞述人進行農作育種、人工雜交的圖像記載;人類科學相當重要的進展─遺傳學的誕生,更來自於孟德爾的豌豆實驗!孟德爾透過豌豆的雜交,觀察到遺傳因子的顯性與隱性性狀,並衍生出分離律、獨立分配律等發現,為現代的基因工程奠定基礎。
基因是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序列,許多的基因組合起來,「就像一個樂團演奏一首曲子」王老師形容,但「同一首曲子可能會因為指揮者的不同要求,而有些變化!」也就是說,基因會因為外界的刺激而有所修改。在基因工程底下,如今糧食生產走向精準農業、科技農業的時代,「植物工廠」的概念正逐漸興起,人類愈來愈能掌控植物及作物的生長模式。這也不禁讓人思考著,以科學為根基而引領的科技,現在來看對人類生存是有所助益的,但長遠而言,是否又得打上問號?
說明會過程中,王老師不斷地丟出問題請參與說明會的同學們回答,讓大家針對科學、糧食、豆類等議題一同腦力激盪。同時也期勉同學,面對「科學」的浩瀚,應該要培養「觀察(Observation)」的能力,更必須具備「好奇心(Curious)」!「不管以後是否要研究科學、做科普,但要試著用觀察力及好奇心來分析任何事,判斷事件的對錯,並試著將論述說給別人聽。」科學究竟是什麼?帶給人們什麼影響?要憑自己歸納出原因、不斷試驗及發現,去尋找答案。
正如同王老師在會後的Q&A時間就一位同學關於農業危機的提問,所回答的:「植物不是為了人類而活!」每一種農作物、豆類等植物都有其專一的生存定義在,王老師更說:「從豆的觀點出發,想像自己是一顆豆。」每個人心中的「科學之豆」,就從今年夏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