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趙揚光 攝影/陳甲芳
儘管外頭下著大雨,2016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的南區說明會還是吸引不少學生與老師前來,讓高雄師大附中的國文科專科教室裡擠了滿滿的人。而擔任主講的臺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老師,更熱情地以台語開場問候大家,跟台下的南部朋友們「搏感情」!
「農藝系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育種,即創造品種。」雖然過去在農藝系裡鑽研另一方面的植物栽種技術,郭老師仍然為了這次青年尬科學的競賽主題,介紹「植物品種從何而來?」早在約一萬年前,農民育種家就開始為一種作物培育其他的品種。如我們熟知的高麗菜與花椰菜,其實同屬甘藍種所變種而來;其他像馬鈴薯、玉米等,人們不斷地經由品種試驗與變異,創造及選擇出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不同植物品種。
一個品種的形成,需要符合三項定義,分別是創造並保持品種的獨特性、品種內每個個體的一致性、以及繁衍至下一代的穩定性。這三項定義要能夠達成,必須對植物的繁殖系統有所瞭解,「植物的繁殖系統會決定其創造品種的方法!」郭老師強調。
植物的繁殖可分為無性繁殖及有性繁殖兩種類型,其中有性繁殖需要透過種子培育下一代。距今約4000年前的巴比倫時代,巴比倫人就已知道有些植物是有性別的,並對兩河流域雌雄異株的棗椰子以花粉進行授粉;18世紀,第一個人類創造出來的雜交植物─康乃馨誕生;到了西元1760年左右,植物雜交在英國已蔚為新興產業。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許多學者對植物雜交做了許多科學研究,但直到孟德爾於西元1866年發展出遺傳學定律、為進化提供了數學理論基礎後,科學家們才發展出基於科學的各種近代育種技術,包括人為的無性繁殖等,植物品種的培育日益加快。
時至今日,基因改造工程當道!提倡有機生態農法的郭老師認為,對植物生態危害較小的有機生態農法是所謂的「整體論」,基因改造乃是「化約論」的極致,已成為資本主義下,增加農作物產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畢竟人類對於自然生態的研究終究未達透徹,因此「運用你所知的科學時要特別小心!」這或許也呼應到了青年尬科學競賽的精神,當你習得一種學科知識,就瞭解到需要探索其背後更無窮的知識,以更嚴謹的態度佐證你的想法、推論,最終加以表述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