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決賽,全台高中雲集鬥智講科學

_MG_6589

2015年9月12日上午九時,今年的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決賽正式開始!全國共196隊報名,經徵文、初賽、複賽等層層篩選後,最終脫穎而出的七隊,於今日在台北市立科學教育館大會師、一決高下,究竟是誰能拔得頭籌,抱走高額的冠軍獎金呢?

_MG_6484

青年尬科學競賽由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以及張昭鼎紀念基金會共同主辦,旨在藉由舉辦科學短講競賽,提升台灣高中科學教育稍嫌不足的「溝通表達」能力,並激發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的學習熱情與自學能力。張昭鼎基金會董事長廖俊臣董事長於開幕典禮說明:「隨著競賽逐漸獲得各高中重視,期待更多學校加入科普教育的行列,讓學生學習到『溝通』的能力。」今年的青年尬科學也有別於歷屆,特別擴大至各區初賽巡迴,舉辦科普文章和科學短講工作坊,協助更多高中生學習科學表達。

_MG_6925

本次決賽由抽籤決定7隊的發表順序,各隊可由三個題目自選一題進行5分鐘短講,發表短講後再由分別其他兩隊和評審提問,發表隊伍需在時間內完成答覆。在僅五分鐘發表時限內表達完整的短講,以及緊接著與他隊鬥智的即席詰問,面對來自全台的競爭對手,七強隊伍們皆吸收了過去競賽的經驗,將表演去蕪存菁後,在舞台上展現三個月以來的學習成果與團隊默契。其中,更有來自頭前國中的龐大加油團,來為代表學校爭光的參賽隊伍「Indian Blanket」加油,更有許多自然科教師共襄盛舉,足見青年尬科學活動成效已深獲中學學校與教師的肯定。

_MG_6607

而本場決賽的主角—來自台灣各地的隊伍表現更是亮眼,除了完美的發表時間控制,以及匠心獨運的內容編排,精準切中重點的提問和答覆,即使多數隊伍皆以類似的議題內容作短講,面對17世紀科學界對於光的本質的爭論,雖是相同一段科學史,但各隊彼此的觀點、出發角度卻各成一家,例如:「Gravity」從歷史教訓檢討現代看科學的角度,強調對於物理本質的探討至今仍未結束;「屏行宇宙」引入機率波的概念,解釋雙狹縫干涉的結果;「IPhysics」則以伽利略的科學方法為短講主軸,描繪光的本質爭論的歷程和重要里程碑;「『動』悉光波」則從生活化的寵物鳥例子出發,讓大家看見在生活中難以看見的光學物理,更具有親切感。另外,唯一選擇偏振光為主題的「附建中」,更利用台北數日前綺麗的高積雲美景,帶出偏振片在攝影的應用及原理。

_MG_6443

各隊種種精彩的表現,讓長達兩小時的決賽幾無冷場,本次決賽不僅僅只是科學知識的演說較勁,更能看出參賽學生們自報名參賽以來的心得體悟與成長,以及團隊面對重重考驗後逐漸凝聚的革命情感,而這些正是青年尬科學活動的目標。

_MG_7275

最終決賽的成果揭曉,奪得冠軍的是來自師大附中的「IPhysics」,以獨到的短講架構和組織獲得評審青睞,充分展現了團隊賽前下的苦功;「『動』悉光波」則以具創意又簡單扼要的短講表達,以及適當且正確的文獻引用,獲得亞軍殊榮;「屏行宇宙」短講者林紘晟則以沉穩、具信心和說服力的短講一舉拿下「最佳發表獎」,該隊亦於團體獎項拿下季軍寶座;「Gravity」提問者李湘以直逼觀念核心的犀利提問,獲得「最佳提問獎」;「附建中」陳煒元的回覆則展現了個人深厚的科學知識背景。另外,「Indian Blanket」在網路投票平台以4095高票獲得「網路人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