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科普書籍導讀文競賽」佳作導讀文(王柔涵)

撰文:王柔涵|延平高中

藉人類史角度,看見雞的另一面:讀《雞冠天下》

雞,老早就與人類共同生活,但牠們的存在總是不被注意,更不是學者的研究重點。源於撰寫人類遷徙歷史的報導,作者探訪了中東、中亞和東亞的古文明遺址。在考察古城市時,因為遺骸中的一根雞骨,使他開始研究雞與人類史的關聯。雞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力,在本書都有鉅細靡遺的描述。前段先講述最早的紅原雞,慢慢演化,最終成為家雞的演變史。

 

達爾文在 1868 年發表《動物和植物在馴養下的變異》,書中提出家雞起源於公元前 2000 年印度大峽谷中的紅原雞。達爾文的主要證據是,家雞的外型和紅原雞最相似,且紅原雞能和家雞雜交產生後代。然而,並非所有研究者都對達爾文的說法照單全收,從來有學者提出其他叢林雞也有可能是家雞的祖先。雖然家雞起源仍未定,不過今日學者較多相信家雞的遺傳背景來自紅原 雞。紅原雞是所有雞的原型,其獨特的可塑性,更促使世界上出現如今豐富的家雞品種。

 

文章最關鍵的段落就屬結合人類文明史部分。作者從歷史角度,從三大古文明的紀錄中,找尋雞進入人類社會的痕跡。古埃及出現雞的刻文、陵墓、器物裝飾,證明當時雞被當作異國禮物贈送給統治者;印度古文明的人像雕塑、動物塑像、各式遺物等,推論四千年前已有鬥雞文化;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王朝流下的楔形文字紀錄,也能發現雞跟著海上貿易進入伊拉克地區。

 

雞的散布都和航海路線脫不了關係。隨著人類世界的全球化開展,雞也跟著貿易航線,成為世界史的一環,雞也開始在人類生活各處出現,相互建立起密不可分的關係。

 

敘述完雞是如何進入人類社會,作者再來介紹了雞在人類世界的應用。從最早期的殺雞獻祭,到被許多文化當作各式醫療處方,雞總是被人類賦予各種功用。據研究所說,雞的不同部位製成的各種藥品,還擁有能減緩發炎、紓解鼻塞及胸悶、阻止病毒危害等療效。

 

除了提到雞對各國文化造成廣泛影響外,作者也在後面章節,從人類演化觀念的歷史,與學者從雞身上發現的現象結合。雞的多樣性更加明顯,顯示同樣物種內可能會有相當多的變異。雞可說是協助了演化論的研究過程呢!

 

另外,作者也在書中加入一些雞相關的有趣小故事,如「雞其實沒有雞雞」:雞的生殖器官和人類的並不相同,牠們並沒有陰莖,只有泄殖腔;文中也補充了關於雞在俚語中被叫作生殖器官的一段歷史。「鬥雞大賽」也是書中一大亮點。鬥雞在峇里島是宗教活動,作者親自到當地參與這場盛會,也從中獲得祭祀歷史、儀式知識等。這些事證都一再地證明,雞,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更是影響世界大局的重要角色。

 

許多正默默影響世界的事物,往往會因我們不去關注,被大眾視而不見。本書使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從人類史視角去剖析雞的故事。這種寫作方式,讓大眾能藉已知的歷史,跟隨作者認識雞與人相遇的歷程軌跡,提高了文章在不同群體的接受度,能廣納更多讀者。

 

文學批評家喬治・史坦納曾說:「所有事物都會被遺忘,唯有語言不然。」在人類對雞的依賴與日俱增,距離卻漸趨疏遠之際,作者以文字為武器,將雞的奧妙,以文章傳播,正是實踐這句話的最佳例證。

 

作品評語
除了清楚明瞭的介紹書籍內容,更從中穿插自己對於此書的評論和觀點,有系統地幫本書作者梳理書中提到的內容,讓閱讀者在看完這篇導讀文之後會對這本書產生好奇,是一篇優秀的導讀文。

書名:雞冠天下:一部自然史,雞如何壯闊世界,和人類共創文明
作者:安德魯・勞勒(Andrew Lawler)
譯者:吳建龍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年: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