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 獨「數」一格的舞台魅力,「Measuring the world」奪下亞軍

IMG_4911

撰稿 / 林宣瑋、簡璟

來自高雄新莊高中「Measuring the world」沿用複賽展演架構,默契極佳的三人組再次現身「數學追追追」,探討講題「數學是自然的語言」。他們受影集內容啟發,首先向觀眾展示一張滿是數字的秘文,揭示其中隱藏許多與高斯相關的數字,如生卒年等,而且每一行列的總和都是高斯感興趣的質數;具體示範如何以數字傳遞訊息。

接著,「Measuring the world」由費氏數列與黃金比例切入講題,並以「連分數」來證明兩者之關聯。他們也介紹「黃金角」的幾何概念,並以校園中的「葉序」為例,闡述自然界中有許多符合黃金角的例子;由於「黃金角」是最能有效運用空間的方式,此概念也被應用於現代科技,如直立式太陽能板即為相關產品。最後他們強調,瞭解數字,善用知識,方能成為優秀的閱聽人,保有自己的判斷力。

後提問隊伍「HomoLogY」就「數學是自然的語言」這點,質疑為何是「數學」有此優勢?比如「生物」或「化學」這類學科不是更符合「自然的語言」嗎?對此「Measuring the world」回應,上述兩學科都是藉由觀察或實驗建立體系,而數字則具有普遍性,不但能讓這些學科相互溝通,還能提供方向,做深入研究。

評審于淑君老師針對短講題內容,詢問他們是否質疑過從小到大學習的各種數學模式如黃金比例等等?關丞豪認為這些數學概念都是由人類所創造,是人類用來詮釋自然的方式,或許自然界根本沒有這些法則;蔡幸吟則補充這個問題就如同「人類究竟是發現數學、還是創造數學」,表示若是太過盲從於既有模式,就無法獲得更廣泛的知識,展現隊員們不忘懷疑的立場。

站在決賽舞台上,「Measuring the world」的表現較參與複賽時從容許多,回答問題也更有條理、更具自信。最終以黑馬之姿,奪下決賽第二名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