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 決賽側寫(五)】 IPhysics

_MG_6805

由洪靖瑒、許威、鄭光淳,三位師大附中高二學生組成的「IPhysics」,在決賽的五分鐘裡,他們將要告訴觀眾「人類怎麼開始知道光是一種波?」

_MG_6813

隨著歷史的長河,「IPhysics」帶領觀眾,由繞射的發現,直到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確立─由觀察、提出問題、提出假說、實驗、修正假說……直到定理完成─原來光波動說兩世紀以上的歷史,正呼應著科學方法累積知識的進程!

_MG_6810

短講之中,「IPhysics」也透過微粒說與波動說的爭論,強調「質疑」的科學態度,引用英國皇家學會會訓,強調:「不要把任何人的話照單全收」。在短講之末,以「希望大家以科學態度看世界」做了最有力的結尾。

_MG_6822

第一提問者為「『動』悉光波」,針對「牛頓與惠更斯在十七世紀亦是照著『科學方法』步驟,但為何他們無法找出「光」的真正答案?」答覆者鄭光淳同學強調在科學方法中,有個很重要的步驟,「用實驗結果修正假說」這個步驟愈細心,便愈有機會淬鍊出真理。

_MG_6835

第二提問者為「可能不可能」,則對於雙狹縫干涉實驗中,除了干涉所產生的亮暗紋,亦有另一組「間隔更大的亮暗消長」之成因提出問題。「IPhysics」以建設性、破壞性干涉為由,在雙狹縫的干涉交疊下,便有這樣的現象。

_MG_6828

在評審提問時間,周成功教授要求隊伍以一句話描述對波粒二象性的瞭解─任何物質皆有波、粒性,但在特定的環境下,我們只能看到物質的某一面。王道還教授對於議題選擇依據提出疑問,「IPhysics」表示,由於三題之中,覺得「人類怎麼開始知道光是一種波?」最有發展性。

IMG_7844

於決賽精湛的短講及犀利的問答中展現極佳的平衡性和團隊默契之下,「IPhysics」榮獲2015「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