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簡介
常聽到有癌症病人手術後放棄化療,選擇自然療法的傳聞,又或者在網站上常看到如「醫生不願意告訴你的真相:無須化療就可戰勝癌症的古老智慧」的轉寄文章。究竟化學療法對我們是Z>B(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郭文華副教授將從醫學概念的發展脈絡,談化學療法的定義與扮演的角色,並以著名的金黃葡萄球菌為例,說明對化學療法我們應跳脫「殺菌」或「傷身」的單純想像,回到生態互動的視野,方能體會化學藥物與疾病演化的相生相長。

預告片
精彩演講
相關文章
【演講特稿】 化學療法的興起——趕盡殺絕後,冤冤相報何時了?
- 採訪|廖詠恩
- 家裡蟑螂四竄,你會怎麼做?拿起拖鞋,啪地一聲結束牠的生命,既省錢又痛快。如果有人拿顆大砲轟掉屋子一角,只為了滅絕蟑螂,這人大概瘋了!但是,常聽到的化學療法說得極端些,可說是如此激進的治療方式。化療傷身人盡皆知,卻仍被人廣為接受,究竟我們從何時開始接受「傷人傷己」的化學療法? more
- 採訪|廖詠恩
【探索12】遊走於醫學與人文的「跨界人生」 訪郭文華教授
- 採訪|廖詠恩
攝影|黃道佐 - 陽明醫學院醫學系,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歷史與社會研究博士,這三筆履歷分別來看,已經十分輝煌,但當它們列在同一張履歷表上時,三行字背後遊走於醫學與人文的「跨界人生」,更挑起人們的好奇心。 more
- 採訪|廖詠恩
【人物採訪】 我的大學之道
- 採訪、撰文│林佳禾
- 郭文華老師,20年前從人人稱羨的醫學系畢業,沒有成為執業醫師,反而一頭栽進醫學史與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學術修煉,當起大學教授;現在,為人師數年之後,他卻回到醫院重新穿上白袍,成為住院醫師。對於「大學之道」,郭文華頗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