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The story behind the standard model / 顏東茂
微分幾何及其在物理上的應用 / 蘇武沛
量子力學 / 易富國
進階電磁學 / 易富國
物理化學實驗 / 林雅凡
量子化學 / 鄭原忠
相對論 / 高涌泉
普通物理學甲上 / 易富國
普通物理學甲下 / 易富國
未來領袖的物理課 / 王道還
計算機概論 / 于天立
機械製造 / 楊宏智
統計力學特論 / 黃克孫
普通物理學 / 張寶棣
化學
分析化學實驗 - 儀器分析 / 化學系教師群
有機化學(乙) / 蔡蘊明
物理化學實驗 / 林雅凡
普通化學(丙) / 蔡蘊明
量子化學 / 鄭原忠
普通化學(甲) / 化學系教師群
化學家眼中的科技里程碑 / 張啟光
普通化學(乙)/(丙)完整版 / 蔡蘊明
普通化學(甲) / 蔡蘊明
熱力學 / 牟中原
生物
音樂、演化與大腦 / 蔡振家
生物的演化與絕滅 / 魏國彥
演化、宇宙、人 / 侯維恕
生物、演化與人 / 高涌泉
探訪標本系列演講
CASE夏日學堂 - 生命禮讚 / 周成功
地科
生物的演化與絕滅 / 魏國彥
全球變遷導論 / 柳中明
數學
工程數學 - 微分方程 / 丁建均
高等微積分 / 陳金次
微分幾何及其在物理上的應用 / 蘇武沛
線性代數 / 蘇柏青
微積分甲下 / 朱樺
微積分甲上 / 朱樺
工程數學 - 複變 / 陳士元
計算機概論 / 于天立
統計學 / 蔡政安 劉仁沛
數學饗宴-重訪理性文明之啟蒙
微積分二 / 齊震宇
分析 / 齊震宇
實分析 / 劉豐哲
心理
音樂、演化與大腦 / 蔡振家
2011智慧巡禮-腦與心智科學講座
通識
科技台灣(Scientific Taiwan)/ 沈弘俊
自由社會中的科學 / 苑舉正
科學在文化中的定位和挑戰 / 江才健
生物、演化與人 / 高涌泉
未來領袖的物理課 / 王道還
環境
自然、環境與永續文明 / 陳竹亭
水的科學 / 王根樹
生物的演化與絕滅 / 魏國彥
化學家眼中的科技里程碑 / 張啟光
全球變遷導論 / 柳中明
能源
自然、環境與永續文明 / 陳竹亭
全球變遷導論 / 柳中明
探索基礎科學講座
探索二十一期:元素週期表150周年—化學的革新和進化
探索第二十期-智慧新世界:圖靈所沒有預料到的人工智慧
探索第十九期:翻轉吧,DNA ∞ 雙螺旋65歲生日趴
探索第十八期:航向太空深處:太陽系的探險之旅
探索第十七期:心靈黑洞:意識的奧秘
探索第十六期:命孕交響曲
探索第十五期:秩序與複雜的華爾茲
探索第十四期:一方程式見宇宙
探索第十三期:手機幹嘛這麼聰明?
探索第十二期:現代醫學的興起
探索第十一期:臺灣足跡─自然與人文溯源
探索第十期:聽數學與生命對話
探索第九期:沒人懂的量子世界
探索第八期:基因、遺傳與造化
探索第七期:大腦、演化與學習
探索第六期:化學大未來
探索第五期:有她,科學從此不一樣
探索第四期:漫遊分子奇境 化學家的不思議國度
探索第三期:人間氣候的前世今生
探索第二期:2009 星空協奏曲
探索第一期:達爾文的奇幻旅程
科學史沙龍
化學、物理、天文
生物、人類學
數學
醫療、心理
地科、環境
歷史、傳記
數位、科技
大師演講
與諾貝爾獎得主有約
與大師有約
中央研究院講座
電影科普講座
【星際效應】 星際效應,有影無?
【星際效應】玄妙時空理論的絢麗展現 /陳義裕教授
【模仿遊戲】 不玩模仿遊戲,真心認識圖靈
【絕地救援】 從火星「絕地救援」談太空探險
【侏羅紀世界】 你真的要恐龍復活嗎?
知識列車
2017科學講古列車
2016 科學講古列車
2015 知識列車【光之旅】
2014 知識列車【我的學思之旅】
2013 知識列車【永續發展之旅】
2013 知識列車【我的學思之旅】
雙北圖書館系列
2015 科學到民間
2014 科學到民間
2013 科學到民間
專題演講
2011智慧巡禮-腦與心智科學講座
數學饗宴-重訪理性文明之啟蒙
探訪標本系列演講
科月四十
科月四十繼續航向未來
科學月刊 台大論壇
科月四十系列演講
青年尬科學
2019青年尬科學-編輯基因的時代來臨了?!
2018青年尬科學-科幻200年-說明會與工作坊
2017青年尬科學 決賽暨頒獎典禮 - 七強競賽
2017青年尬科學-全國複賽
2017青年尬科學 中區初賽
2017青年尬科學 北區初賽
2017青年尬科學 南區初賽
2017青年尬科學 說明會與工作坊
2016青年尬科學 說明會與工作坊
2016青年尬科學 決賽暨頒獎典禮
2016青年尬科學 隊呼比賽
2016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 北區初賽
2016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 中區初賽
2016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 南區初賽
2015青年尬科學 說明會與工作坊
2015 青年尬科學【北區預賽】
2015 青年尬科學【中區預賽】
2015 青年尬科學【南區預賽】
2015 青年尬科學【複賽】
2015 青年尬科學【決賽】
2014 青年尬科學【北區預賽】
2014 青年尬科學【中區預賽】
2014 青年尬科學【南區預賽】
2014 青年尬科學【複賽及工作坊】
2014 青年尬科學【決賽】
2013 青年尬科學【北區預賽】
2013 青年尬科學【中區預賽】
2013 青年尬科學【南區預賽】
教師工作坊
2014 自由軟體教師工作坊
CASE說書人
【午休新時尚-享閱科學】
Subtle is the Lord上帝難以捉摸#張海潮
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蔡振家
細胞:影響我們的健康、意識以及未來的微觀世界內幕 #朱士維
干擾素的故事The Story of Interferon #王孟亮
愛因斯坦的辦公室給了誰?普林斯頓高研院大師群像 #陳育霖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王道還
演化、宇宙、人 #侯維恕
數學好有事 #洪萬生
基因#于宏燦
番外篇-基因編輯寶寶事件
基因編輯大革命 │周成功
百秒說科學
【百秒說科學】微中子系列 第0-8集
【百秒說科學】熱力學系統
【百秒說科學】微生物為什麼讓我們生病?
【百秒說科學】三分鐘搞懂《為什麼火星會逆行?》
【百秒說科學】《花園裡的騙局》系列
【百秒說科學】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 DNA 修補
【百秒說科學】什麼是魅夸克 (Charm Quark)?
【百秒說科學】《為什麼深海生物是紅色的?》
【百秒說科學】《交叉分子束》
【百秒說科學】改變時空形狀的重力波
【百秒說科學】海冰怎麼像大地一樣餵飽生物?
【百秒說科學】CASE 電影講座剪輯
CASE異言堂
第1集《臺灣教出來的律師和醫生夠專業嗎?》
第2集《你對國家投資有感嗎?》
第3集《十二年國教,誰有責?》
第4集《以科學為名就是科學嗎?》
第5集《臺灣高等教育的現況》
第6集《如何提升國民素養》
大愛人文講堂_永續賦活系列
【人文講堂】20150131 - 永續賦活系列 - 無綠不歡星期一
【人文講堂】20150124 - 永續賦活系列 - 人類世 - 科學家看文明的永續
【人文講堂】20150117 - 永續賦活 - 人人心中的小自然 - 黑冠麻鷺
【人文講堂】20150103 - 永續賦活 - 態度 - 脫胎換骨的機會
科普一傳十
2017.12 餐桌上的科學
2017.11 看不見的台灣
2017.10 諾貝爾講了沒
2017.09 從地球看宇宙
2017.06 海洋解密
2017.05 看見數學
2017.04 地球大災問
2017.03 抄自然
2016.10 諾貝爾講了沒
臺灣科學史
臺灣現代科學教育與研究的催化-羅銅壁
探索第九期:沒人懂的量子世界
量子力學是微觀描述物質的物理理論,在二十世紀初期與巨觀描述物質的「相對論」一起擴大了人類從原子到宇宙的認識,這是近代物理的兩大支柱,許多分支如凝態物理、核物理學與粒子物理學等,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
本系列演講中,臺灣大學與清華大學物理系的教授們,將回顧這一百多年來,普朗克是如何率先由黑體輻射突破,接著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接棒,率先引進量子的概念讓人們理解我們是在一個不連續的世界中。而在實驗上,電子的現身與對原子結構的一連串重大實驗發現,都刺激著一代傑出的物理學家在歐洲大陸上既競爭又合作地發展相對應的理論描述次原子世界,進一步推升了量子力學的發展,而量子力學對微觀物質的描述,也進一步推升了原子彈的誕生。
本次探索基礎科學講座,顧問高涌泉、陳義裕與石明豐等教授亦將介紹二次世界大戰後,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結合的嘗試,進而發展出量子電動力學與量子場論,這讓人們在尋找一個可以描述所有基本作用力的的理論上邁進了一大步! 而在應用層次上,也將介紹以量子力學為基礎發展出的半導體工業讓人類進入資訊年代;而展望未來,應用無窮的量子力學也將帶給人類無法破解的量子密碼與物質的瞬間移動!
http://case.ntu.edu.tw/quantum/
八、二十一世紀的量子論:參不透重重玄機、擋不住層層應用
Tweet
5722 人看過
搶先看三、比相對論更奇怪的量子力學
搶先看一、既是粒子又是波?量子之謎的起源
搶先看二、當電子碰見量子
搶先看四、顆顆獨特卻粒粒全同的費米粒子
搶先看五、看不出來不一樣 真的不一樣
搶先看六、暢行無阻:超導與超流
搶先看七、人人都可懂的量子電動力學
搶先看八、 二十一世紀的量子論:參不透重重玄機、擋不住層層應用
一、既是粒子又是波?量子之謎的起源
二、當電子碰見量子
三、比相對論更奇怪的量子力學
四、顆顆獨特卻粒粒全同的費米粒子
五、玻色子 -「看不出來不一樣」真的不一樣
六、暢行無阻:超導與超流
七、人人都可懂的量子電動力學
八、二十一世紀的量子論:參不透重重玄機、擋不住層層應用
影音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陳義裕教授
2013-06-08 http://case.ntu.edu.tw/quantum/
被蘇聯物理學家蘭道譽為1/2級---等級最高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是如何看待量子力學呢?在量子力學創建初期對進光量子概念有莫大貢獻的他,卻一直無 法接受波耳等人對量子力學本質的「哥本哈根詮釋」,他的名言是「上帝是不玩骰子的!!!」為此,愛因斯坦在1935年與兩位年輕物理學家波多斯基和羅森聯 名提出一篇著名的論文〈用量子力學來描述物理實體真的可視為完備嗎?〉這一篇後來以三人姓氏第一字為根據而稱為EPR悖論之文章,是如何引起一連串在哲學 層次上的論辯?又為何哥本哈根詮釋竟被稱為在丟骰子?為何愛因斯坦在過世前都無法接受讓它稱為令人不安的“不確定性”?陳義裕老師將告訴我們愛因斯坦與波 耳兩位大師爭論了一輩子的問題是什麼!
除此之外,圍繞這個根本問題而產生的「隱變數理論」又是如何在八零年代被所謂的「貝爾不等式」與相關實驗所打敗,從而使我們確認了量子力學的本質的確 就是“機率”與“不確定性”呢?而在薛丁格方程式與海森堡的矩陣力學之外,費曼幾乎算是重新發明了一套物理的路徑積分。它又是如何讓我們從另種觀點來看待 量子力學?而從古典力學出發的路徑積分又是如何讓舊量子論重新復活?當初EPR三位作者認為不存在的量子纏結如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也在一連串的實驗中被證實 與發現,這讓理論上無法被破解的量子密碼成為當前熱門研究課題,而科幻小說中的瞬間移動也開始被嚴謹地研究起來了。
分析一:【複變函數論簡介1-11】
單元一: Introduction to Thermodynamics
探索14-1搶先看:美是均衡中有錯愕 —「完美的理論」100周年
微積分二:導論
探索15-1搶先看:從天體力學到混沌理論的形成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版權所有 © 2013 NTUCAS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617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33662801 傳真:(02)33662805 E-mail:ntucase@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