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一棵生命樹(下)

上篇介紹了達爾文在1837年畫下的第一棵生命樹具有怎麼樣的重要性,以及分類觀念在生命樹出現前後的改變。但是當我們實際拿到這種樹枝狀圖表時,又要怎麼解讀呢?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把握住最重要的原則「一個有效的類群必須包含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子孫」即可。學會解讀生命樹後,不妨試著將生活周遭會遇到的生物記錄下來,並上網搜尋相關資料,畫出牠們的生命樹。多練習幾次,你也會是傑出的演化學家喔!

Read more

如何看懂一棵生命樹(上)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是演化學之父,但他在生物分類學上的貢獻就鮮少人知了,他在1873年手繪出的第一棵生命樹具有重大的意義。事實上,在達爾文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提出演化的觀念,不過早期的演化觀念是線性的;而達爾文所認為的演化是樹狀的,就像是他所繪製的生命樹,一個物種是可以開枝散葉演化成多種新物種的。這個觀念大大影響了整個生物學領域,特別是分類學。至此,分類學不再是將具有相似表徵的物種畫成同一族群,而是必須依照親緣關係的遠近來進行歸類。此外,這張圖也表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想法:物種同源!

Read more

【科學史沙龍】Eugenics vs. 優生學:為什麼「優生學」不是髒字眼?

■優生學一詞翻譯自英文 eugenics ,希臘文的字義是「良好」跟「生殖」,因此用「優生學」來翻譯 eugenics ,可謂十分貼切到位。然而這兩個名詞在中西方的發展卻截然不同, eugenics 在西方如今成為帶有貶意,專供罵人用的髒字眼 (a dirty word) ,優生學在中國卻反而成為推銷商品甚至公共政策的利器。同樣的一個字眼,為何中西命運大不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