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問題與答案」的人生曲線——專訪黃從仁

當老師回過頭看這些人生中的挫折,都覺得這些經歷都是好事。像是當初20封的申請信被拒絕了19次,直到最後一封才被接受,或是在國外流浪多年的博後生活,都讓單調的直線人生,增添了起承轉合,使生命變得更加有趣。雖然在現實中,走跨領域的道路需要克服的東西比較多,但可以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老師很享受這條研究新路。「若我一路上都非常順遂,博士班一畢業就來台大心理系任教的話,我的研究、教學會很快就乾枯掉。

Read more

【人物專訪】台灣生命倫理的開拓者——專訪蔡甫昌

蔡甫昌教授是國內第一位專攻醫學倫理學的臨床醫師,1999年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獲得生命倫理學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繼續臨床工作,同時也傾注熱忱在醫學教育上。這20年來,蔡教授對生命倫理學的研究、教學與實務應用貢獻良多,也推動台灣生命倫理的發展與世界接軌,在醫學教育的革新歷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Read more

【人物專訪】大於零的反應結果──專訪蔡蘊明

難與其他物質產生化學反應的惰性氣體是所有元素中活性最小的一族,因此科學家曾以「鈍氣」稱呼這些單原子氣體,或以惰性氣體的稀有特性而稱它們為「高貴氣體」。但比起上述任一種命名,蔡蘊明老師認為「貴族」與「忍者」更能展現它們難被發現、不輕易產生反應的特質。

Read more

解謎粒子為志業——漫步週期表,尋超重元素——專訪熊怡

化學元素週期表的排序,是科學家一步步探索自然奧秘的軌跡。當今所發現的最重元素是2016年確認的原子序118,而作為研究粒子物理的學者,臺大物理系熊怡教授所努力的研究卻是比原子核更小的基本粒子。然而近年來核物理發掘新元素的研究也引起熊教授的興趣與探索,也就是期望發現下一個更重的新元素。

Read more

【人物專訪】半世紀的化學路:永保熱忱、跨界發展──專訪牟中原

我適合做學術研究嗎?如果我想從事學術研究,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呢?若你正在思慮這個問題,牟教授想告訴你:第一,你必須鑽研在一個問題上,長期努力,具備堅持、好問的精神;第二,你必須持續進修自學,因為光靠學校習得的知識,無法讓你因應快速變遷的社會。作為一位研究者,在學科專門化的今日宜選定研究方向,持續朝之邁進,鑽研該學科知識,從研究積累出學術的養分,讓自己成為專家。

Read more

【人物專訪】光芒照耀的化學路──專訪鄭原忠

一說到化學,似乎會令人聞之色變。食品要無「化學」添加物,清潔用品要天然不含「化學」成分,化學似乎與「不健康」、「有毒」畫上等號,但真是如此嗎?臺大化學系副教授鄭原忠老師並不這麼認為。「化學是很有趣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他說。鄭老師從生活中常見的光化學、光合作用,到二十世紀才發現、終於能解釋週期表排列原因的量子力學,一步步帶領我們了解這由原子核與電子構成的有趣世界。

Read more

【人物專訪】偏鄉科教的肩膀——專訪于淑君

為了偏鄉科普教育的推廣,于淑君申請了科技部計畫,透過舉辦講座、實驗、比賽、科展,利用各種方式來讓科學的種子可以在雲嘉地區灑得更廣、更遠、更平均。她也會舉辦參訪活動,帶這些農業縣市的孩子去博物館,並在學校推動科學閱讀,舉辦說故事比賽,用最生活化、最基本的方式,希望科學可以進入生活中紮根。

Read more

【人物專訪】熱愛閱讀的科學家——專訪胡維平

談到科學的價值,胡維平認為科學可以分成體跟用來討論,最早的科學發展主要在「用」的層面,利用傳承下來的知識來改變生活,直到生活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開始有多餘的心力進行抽象的思考,開始希望透過語言、邏輯等等方式來看大自然的運作,說穿了其實就是人類在「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胡維平認為這樣的「好奇心」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原動力,先產生了好奇才帶動許多新的技術發展,而在能「用」之後,人類才有餘裕去探討科學的本體。

Read more

【人物專訪】為科學裝一對翅膀——專訪陳竹亭

談到科學,陳竹亭認為科學就是人類拿來認識「相對較為客觀的世界」的方法。是否在人性之外,存有一個客觀的宇宙?而就算這樣的客觀事實存在,其實人類也是透過自己的主觀來認識客觀。
科學,正是人類找到可以認識世界的好方法之一。儘管經驗法則也是許多人認識世界的方式,但經驗其實是一種非常不可靠的方式,各人看來相似的經驗,時常有所迥異,並不能完全按照經驗來判斷、認識這個世界。科學家運用科學找到了許多客觀世界的細節,使人類更了解自己所處世界的模樣。科學的發展也延伸到了科技,科技的發展可說是一日千里,創造出各式各樣有利生活的產品。然而,在這些產品中,亦不乏傷害環境的物質。科技,或說科學這樣的發展,對這個世界來說,究竟是好是壞?其實有待商榷。說到這,他陷入了深思,笑說科學家其實跟哲學家比較像,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會對科學產生懷疑,開始反省科學帶來的利與弊,以及思考人性於科學中所扮演的角色。

Read more

【人物專訪】AI社會,務實面對——專訪陳銘憲

■所謂的大數據研究,旨在透過大量的運算分析,從人類長期累積的應用資料與行為模式所呈現的數據中,發掘具價值的資訊,提供合理的預測以及個人化、智慧化的服務。此外,配合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及加強式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技術,更賦予了人工智慧自我更新的功能。然而,大數據分析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個人化與智慧化服務,大幅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在另一方面,卻也引起了個人隱私是否可能遭受侵犯的疑慮。

Read more

【人物專訪】生命科學是永無止境的道路——訪沈哲鯤老師

■談起表觀遺傳與DNA序列間的關係,沈老師滔滔不絕地分享兩者作用的奧妙之處。DNA序列改變固然會影響基因的表現,例如許多癌症細胞在DNA序列皆有所改變,造成蛋白質不產生或表現質量有所差異;然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序列改變後,改變的蛋白並不會直接致癌,而是影響DNA染色體的修飾,造成整個細胞中多個基因的表現質量因而改變,間接的引發了癌症。由以上例子,我們可看到表觀遺傳在DNA序列層次之上,另外一層的調控也是非常重要的。

Read more

【人物專訪】尋寶,揭開生命的面紗────訪阮麗蓉老師

■「生命」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誕生又是如何運作的?這些關於「生命本質」的問題困惑了從古至今無數的智者和學者,但也同時圍繞著人們,推動著文明的發展,像一條鋪展開來的紅地毯,如此的引人注目又默默的引領著人們向未知的方向前行。而阮麗蓉老師也正是被這條紅地毯吸引的其中一員。

Read more

【人物專訪】孫維新:發展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是現在進行式!

■孫維新認為「成為跨行星物種」是這個時代的人類必須是思考的議題。他說,這不代表人類必定會搬去新的行星居住,「太空採礦」也可以是其中一個選項。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未來可能是人類新的礦場,有些小行星富含礦產,若能夠將它們拖行到月球附近,就有利於採礦公司將有價值的礦產帶回地球研究或使用。

Read more

【人物專訪】笑談天文,科學與美的邂逅——訪陳文屏老師

■人類在剛出生時,呱呱墜地,家人圍繞歡欣鼓舞;死亡時則以壽終正寢、平靜離世為上乘。恆星則正好相反,悄無聲息地自暗星雲中誕生,瀕臨死亡時才大放異彩,將一生核融合所製造的複雜元素伴隨著星體爆炸撒回宇宙之中。陳老師戲稱自己就像是星星的婦產科醫師,用紅外線望遠鏡紀錄下這群因為在重重塵霧中誕生而不起眼,不引人注意的「星星嬰兒」們,將他們誕生瞬間所放出的高熱紀錄下來,隔著星際間遙遠的距離,共享著恆星新生的喜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