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賽局、生態與動物的社會生活

分享至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荀子主張人性本惡。達爾文認為自然界的法則是「物競天擇」,然而克魯泡特金卻說「個體互助」同樣也是一條自然法則。無論是出於人性還是獸性,物種個體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決定他們要為善(彼此合作)還是為惡(發生衝突)?

講者|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沈聖峰研究員
撰文|高英哲

先看一段有點怵目驚心的影片:一隻寄生蜂叮蟄蟑螂,把失去行動能力的蟑螂拖到偏僻處,在牠身上下了一顆蛋,並且相當費功夫地掩蔽蟑螂所在,為的是讓後代能夠安全孵化出來,並且有即可享用的食物來源。這段影片當年在西方科學界,引起相當大的爭議,有些人無法接受一個巧妙的大自然裡,竟然有物種需要用這麼恐怖的方式繁衍後代;至於對這種現象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人們,就衍生出「自私的基因」一派說法,認為生物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圖利自己。

然而動物有的時候,也會出現像黑猩猩試圖搶救落水小鳥,這種看起來一點也稱不上自私的行為。《自私的基因》作者理察.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對於這點倒是有一套解釋,他認為自私的基因雖然會使個體產生自私行為,然而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基因為了達成自私的目的,有可能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利他行為。當然啦,由於「無條件的愛」這種事情在演化上完全說不通,他認為利他行為追根究柢,仍然是出於自利。

人類天生就必須要透過互助合作,才有辦法把後代撫育長大,因此就會出現撫育並非自己親生的後代,這種在形式上好像稱不上自私的行為。由親緣關係決定的社會因子,是影響人類個體間是否會彼此合作,理所當然的先天理由;此外群體的規模大小,也會影響到這個群體產生領導的速度(群體愈大,愈沒有人想要出來做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至於沒有親緣關係的個體,如何演化出合作關係的社會行為,則取決於他們之間的「賽局」,雙方藉由推算各種互動可能產生的結果,決定自己應該採取什麼行動。

除了社會因子跟賽局策略以外,外在的環境因子,無疑地也會大大影響到動物是否會合作。惡劣的環境迫使個體間必須合作,以增加彼此的生存機率,比方說以動物屍體為食的尼泊爾埋葬蟲,在低海拔地區為了跟蒼蠅爭奪動物屍體,沒有親屬關係的個體會彼此合作,一起給動物屍體做防腐處理,並且埋到地下儲存;不過在沒什麼蒼蠅爭食的高海拔地區,牠們彼此之間就不會這麼客氣了。有趣的是良好的環境,有時也會促進個體合作,因為物種繁盛之後的種內競爭太過激烈,有親屬關係的個體不得不加強合作,以增進親族的整體競爭力。

我們最有興趣了解的物種,自然還是人類自己。人類是一個很有合作潛力的物種,然而在資源優渥的環境下,人們跟其他物種一樣,彼此競爭的情況往往多過於合作,這對於整體人類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說來有些諷刺,不過如果說全球暖化這麼樣一個糟糕的外在環境,能夠迫使人類不得不同舟共濟,那麼人類的未來,未嘗不是沒有否極泰來的可能。

 

加入好友

(Visited 50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