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秋海棠的光合作用魔術

分享至

孔雀秋海棠。圖片來源:Science
孔雀秋海棠。圖片來源:Science

撰文|葉綠舒

原產於馬來西亞雨林的孔雀秋海棠(Begonia pavonina),只有在光線極弱的狀況下葉片會出現藍色。當光線夠強的時候,葉片上的藍色就不會出現了。

因為這藍色是如此的美麗,使它得到了「孔雀秋海棠」(peacock begonia)的美名。大家搶著種它,想要看到那美麗的孔雀藍;但到底為什麼要出現這美麗的孔雀藍呢?

通常我們都認為,在葉片裡面除了葉綠素以外的光合色素,都是輔助色素:在光線不夠時,幫忙吸收更多光能;在光線太強時,把多餘的能量發散。所以孔雀秋海棠的孔雀藍,是否也是一種輔助色素呢?

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這些孔雀藍,應該是來自於被稱為虹彩體(iridoplast)的一種色素體(plastid)。虹彩體位於葉片上表皮的細胞中,為葉綠體的變體。在最近的研究發現,這些虹彩體的類囊體(thylakoids)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排列:每疊葉綠餅(grana)由三到四個類囊體組成,厚度約為40奈米;而一疊一疊的葉綠餅之間的距離約為100奈米。

一般的葉綠體,通常葉綠餅的排列是散亂的(如圖);孔雀秋海棠的虹彩體的葉綠餅卻排得如此整齊,有什麼作用呢?

左圖:一般植物的葉綠體。圖片來源:Wikipedia;右圖:孔雀秋海棠的虹彩體。圖片來源:Nature Plants
左圖:一般植物的葉綠體。圖片來源:Wikipedia;右圖:孔雀秋海棠的虹彩體。圖片來源:Nature Plants

研究團隊測量了20個虹彩體,發現它們的特殊構造賦予它們反射435~500奈米的光波的能力。這個波長正好就是藍光波段的最右邊,與綠光交界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孔雀秋海棠是藍色的原因。

不過,這些虹彩體不只是會反射藍光而已。研究團隊還發現,虹彩體讓孔雀秋海棠吸收較長波的綠光與紅光的能力提升了!這對孔雀秋海棠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通常在熱帶雨林的地面上生長。

在熱帶雨林裡,光線都被大樹給遮住了,使得地表的光線極弱。弱到怎樣的地步呢?大約是樹冠光線強度的百萬到千萬分之一喔!而且還不只是光線變弱而已,因為雨林中的大樹們把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兩個主要波段的光(460奈米與680奈米)都吸收得差不多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孔雀秋海棠如果不發展出吸收一點綠光的本事,還真的會混不下去。

事實上,因為這些特殊的構造,虹彩體比一般的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研究團隊藉著測量葉綠體的螢光(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時,一部份的葉綠素會把吸收的光以暗紅色的螢光發射出去;所以可以藉著測量螢光了解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發現,虹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比一般的葉綠體都好。不過,當光線變強的時候,虹彩體的效率就沒有那麼好了;這或許就是為何,當我們把孔雀秋海棠種在光線良好的地方,藍色就變得不明顯的原因吧--因為虹彩體變少、一般的葉綠體變多了。畢竟對光合自營生物來說,提升光合作用的效率比什麼都重要;如果特殊的構造只有在特殊的環境下才好用時,回到一般環境的時候,還是把特殊構造先收起來吧。

過去我們都以為,葉綠體就是像光電池的集光板一樣,被動地接收著來自太陽的光;孔雀秋海棠的虹彩體告訴我們,「生命會找到出路」;而虹彩體這特殊的構造,是否能應用在光電池上面,提高吸收光能的效率呢?若再加上玫瑰花瓣的「超防反射」功能,應該可以設計出最有效率的光電池喔!

參考文獻:

  1. Matthew Jacobs et. al. Photonic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Begonia chloroplasts enhances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Nature Plants 2, Article number: 16162 (2016) doi:10.1038/nplants.2016.162
  2. 葉綠舒。如何提升集光板收集光能的效率?老葉的植物王國。

--
作者:葉綠舒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

 

加入好友

(Visited 19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