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沙龍】水落石出:劃時代的 J 粒子發現

分享至

■今年是丁肇中獲頒諾貝爾物理獎 40 週年。他發現了J粒子,底定夸克模型,為「強作用力」帶來的紛紛擾擾劃下句點,將基本粒子物理帶入標準模型時代。本講次從物理學家追尋基本粒子的困境開始談起,闡述發現J粒子的意義與影響,為丁肇中的學術成就做一禮讚。

講者| 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 侯維恕教授
撰文|高英哲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想法,曾經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到拉塞福發現原子有一個由一堆質子聚集而成的原子核,才突破了這個既定的基本粒子概念。但這個發現同時也帶出了兩個問題:一堆質子之間具有強大的排斥力,原子如何維持穩定態?原子核僅佔整個原子的十萬分之一,這個大小又是如何決定的?

物理學家為了對這兩個問題提出解釋,非常努力地尋找更小的基本粒子。V粒子、K介子、Λ重子......各種基本粒子在 1950 年代,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物理學家們覺得它們數量太多了,不可能全都是基本粒子,但又無從得知其結構,也就只能姑且接受。 1955 年的諾貝爾獎得主蘭姆 (Willis Lamb, Junior) ,甚至曾經自嘲說:「發現新的基本粒子以往會獲頒諾貝爾獎,但如今再發現基本粒子,應該要處以一萬元的罰款。」

到了 1960 年代,物理學家用夸克(也就是帶分數的電荷)充當基本粒子,由夸克結合構成各種叫做強子的複合粒子,在理論上解決了基本粒子過多的問題。不過夸克無法直接被觀察到,我們對夸克的認識,都是來自於對各種強子的觀測;因此這個從量子電動力學 (QED) 發展出來,看似完美樣板的量子場論,卻有著不知如何重整化的問題(也就是無法計算的意思)。獲頒諾貝爾獎的李政道跟楊振寧,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同樣束手無策。

就在物理學界認為量子場論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的時候,丁肇中先生登場了。首先是哈佛大學劍橋電子加速器實驗室 (CEA) 在 1965 年所做的實驗結果,與量子電動力學預測不符,他們認為這象徵理論的失敗;丁肇中決定重做這個實驗,在兩年後發表論文,做出與理論預測相符的實驗結果。當時大多數人認為他的實驗不可能成功,但是初出茅蘆的丁肇中勇於挑戰「常識」,義無反顧地著手進行實驗,結果發現了在粒子物理學裡號稱「十一月革命」的J粒子,以紮實的實驗結果,為量子色動力學 (QCD) 的標準模型奠定理論基礎。

昨日的發現很多時候,會成為今日的絆腳石,使我們受到既有成見的束縛。但有些時候今日的發現,也可以成為明日的工具,幫助我們更上一層樓。J粒子的發現為粒子物理學帶來了重大突破,時至今日仍然是許多研究工作者手中的利器。丁肇中曾經說過,興趣與好奇心是他生命的原動力,「興趣使我不會疲倦,而有好奇心你就不會覺得沉悶」。這大概就是丁肇中先生能夠抗拒主流意見,一心不亂地完成實驗工作的最大原因吧!

 

加入好友

(Visited 3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