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當我們孤獨寂寞覺得冷

分享至

■如果眼睛所看、舌頭所嚐與鼻中所嗅的花花世界都能追溯到大腦內神經細胞的活動,那當我們覺得寂寞孤獨的時候,是腦內哪一群神經細胞在興奮得放煙火?

lonely-robot_00445841-1撰文|駱宛琳

十八世紀時,詩人鄧約翰感嘆道世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而詩人的感嘆不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不論是心理學家、行為學專家,還是神經科學領域的學者,一直都在嘗試以各種角度的假說,來理解人之所以身為群居動物(social species)的箇中緣由。

不單是人;大象、老鼠、海豚,許多動物都群居生活。群居對「生存」所提供的利基是不勝枚舉:安全上的保障,分擔撫育幼雛的責任因而增加存活率等。這些在演化天擇上的好處,看似老生常談,卻無法解釋群居生活所提供的另外一項行為特徵:為什麼我們會在群體尋求認同、渴望在團體裡能夠建立穩定的情感鍵結呢?

二十年前,科學家提出「歸屬感」是人類基本需求之一。而人當跟群體的接觸機會被剝奪的時候,不論是對生理還是心理健康,都是不可輕忽的威脅。不論是被孤立、被排擠,或是因為其他情況而讓個體產生與周遭團體「失去聯繫感」的空虛寂寞,除了魂不守舍,也會影響到該個體接下來尋求社交活動刺激的行為模式。寂寞的時候,會更主動地想要跟群體接觸、跟他人互動。

因此,科學家一直在探尋,是不是就像是「飢餓中樞」能夠管控飢餓感、飽足感與進食行為一樣,在某個腦內區域,也有個「寂寞中樞」?這個「寂寞中樞」監管著我們小宇宙裡當下的寂寞指數,進而微調我們的社交行為與決定,來驅使我們想要多跟社群、團體互動,好讓小宇宙裡的寂寞感,能夠恰恰好的落在自己舒適、能接受的範圍內。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Ungless教授,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Tye教授,對「寂寞中樞」這個假說非常感興趣。兩個實驗室於是聯手起來,想要研究這個假說是不是成立,並看看是不是能夠找到到底是腦內哪些神經元,能在心裡催生「寂寞」這個感覺。而他們的研究,在今年發表在Cell期刊上。

其實在這之前,已經有許多研究探討人類為什麼能甘於成為社群中一份子,並且在與群體的互動裡得到心靈慰藉。目前主要的論點覺得是因為「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裡的多巴胺神經元,以及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的神經活動。腹側被蓋區位在中腦,跟伏隔核都是同屬腦內報償回饋、獎勵系統迴路的一部份。研究發現當人陷入熱戀、或是藥物成癮的時候,這區的神經元會特別活躍。

雖然,腹側被蓋區的多巴胺神經元對社交行為的影響力是無庸置疑;但當那一區的神經元被刺激的時候,會促使個體去參與社交活動,顯示腹側被蓋區的多巴胺神經元像是懸在馬前面的胡蘿蔔,是個「白臉」的獎勵角色。那在這回饋系統裡,有「黑臉」存在嗎?多巴胺神經元若以功能來分,有很多不同種。寂寞的感覺會不會是一種負向回饋,讓脫離社群的個體在空虛的時候,會因為想躲避這種孤冷的感覺,進而想要尋求與他人的互動呢?

研究人員決定用老鼠來做實驗。老鼠跟人一樣,在被隔離之後,都會特別想要去找其他老鼠互動。而研究人員發現,寂寞的感覺似乎有特別的一群多巴胺神經元所誘發。這群神經元也在中腦,但位在背側縫核(dorsal raphe nucleus)處,比腹側被蓋區更靠近頭頂一點。當把一隻老鼠單獨隔離起來之後,背測縫核區的多巴胺神經元會被活化,但腹側背蓋區的多巴胺神經元卻沒有太大變化,顯示這兩區的多巴胺神經元在功能上並不完全相同。背側縫核的神經元被活化的時候,就會讓老鼠產生類似「孤獨感發作」的行為模式,實驗中的老鼠跟其他老鼠互動的時間與頻率都大幅增加。反之,如果在被隔離的實驗老鼠裡抑制這群神經元的活性,老鼠就不會出現空虛寂寞覺得冷的行為模式,行為表現會跟一直群居的老鼠毫無差別。

那背側縫核的神經元是扮黑臉還是白臉呢?

研究人員於是用一特別品系的老鼠加上光控基因基因學的技術,讓背側縫核神經元的活化可以被特定波長的光所控制。如果把老鼠待的小籠子分成兩半,老鼠會排斥待在有「光」照,會使背側縫核神經元被活化的那一半。可見背側縫核的多巴胺神經元是扮演著「黑臉」的角色。

當研究人員比較各老鼠在被隔離後的行為模式,以及各自在鼠群裡「社會地位」後,有了更有趣的發現。一隻在鼠群裡「地位」較高的老鼠,在擇偶、地盤甚至食糧上都有優先權;而位階較高的老鼠,在被隔離之後,也更容易受到背側縫核多巴胺神經活性的影響,而更加積極的去和其他老鼠互動。

原始論文:Matthews GA et al. Dorsal Raphe Dopamine Neurons Represent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Isolation. Cell. 2016 Feb 11;164(4):617-31. doi: 10.1016/j.cell.2015.12.040.

參考資料:

  1. Eisenberger NI et al. The pain of social disconnection: examining the shared neural underpinnings of physical and social pain. Nat Rev Neurosci. 2012 May 3;13(6):421-34. doi: 10.1038/nrn3231. Review. PMID: 22551663
  2. Buss DM. The Evolution of Anxiety and Social Exclusion. J. Soc. Clin. Psychol. 1990; 9: 196–201
  3. Cacioppo S et al. Toward a neurology of loneliness. Psychol. Bull. 2014; 140: 1464–1504

--
作者:駱宛琳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免疫學博士,從事T細胞發育與活化相關的訊息傳導研究。

 

加入好友

(Visited 23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