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浩劫】讓挪威瑞典人看得到卻吃不到的大西洋鱈魚

分享至

十六世紀歐洲畫家布克萊爾 (Joachim Beuckelaer, c.1533-1575) 筆下的法萊德市場裡魚販兜售魚肉的風景,畫面右下方為鱈魚。法藍德(Flanders)地區位於今日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的交界地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十六世紀歐洲畫家布克萊爾 (Joachim Beuckelaer, c.1533-1575) 筆下的法萊德市場裡魚販兜售魚肉的風景,畫面右下方為鱈魚。法藍德(Flanders)地區位於今日法國、比利時和荷蘭的交界地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70年代後因為過度漁撈而崩潰的北海鱈魚漁業,在過去十數年來北歐諸國的共同努力下,已經減低捕撈量又劃設保護區保護,但是當地鱈魚族群量仍然沒有起色。怎麼會這樣?

撰文|陳瑩

經常在英國最具代表的平民美食──「炸魚薯條」中扮演靈魂角色的大西洋鱈魚 (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在歐美飲食文化裡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應該不需要多作解釋。大西洋鱈魚之所以如此廣受歐美諸國愛戴,是因為鱈魚在過去五百年來一直是數量多、生殖力強、能夠提供穩定貨源的優秀經濟魚種代表。大西洋鱈魚成魚體長可達130公分,體重在25到35公斤之間,性成熟年齡 (也就是可以開始繁殖後代的年齡) 範圍在1-6歲間,主要集中在2-3歲左右。雖然說大西洋鱈魚的壽命據信可達到20歲,但真的能活到壽終正寢年紀的鱈魚其實很少-根據英國政府的統計,北海海域在過去五十年間,鮮少有捕獲年齡大於12歲的鱈魚記錄。而現今在市場上販售的,絕大多數都是年齡在2—5歲之間的成年個體。大西洋鱈魚主要分布在相對淺水的大陸棚海域,在地理範圍上大致是從歐洲大陸沿岸至冰島,一路延伸到北美洲東岸。十五世紀末英國探險家發現紐芬蘭時,曾經描述過當地海域滿海都是大尾鱈魚的空前盛況。只是這副鱈魚海的光景,在二十世紀中後就已不復見。

夾在丹麥、挪威和瑞典之間的斯卡格拉克海 (Skagerrak) 和卡特加特海 (Kattegat),從中世紀以來,一直都是北歐漁夫們捕捉鱈魚的重要魚場。然而,這個海域的鱈魚漁獲量在1970年代開始巨幅減少,到80年代整個呈現一蹶不振的低迷狀態。瑞典的學者估計,此刻在斯卡格拉克海和卡特加特海的鱈魚生物量(biomass),相較於20世紀初期,大概分別只剩下35% (斯卡格拉克海) 和13% (卡特加特海) 而已。

大西洋鱈魚在北海、斯卡格拉克海及卡特加特海的產卵場概略分布圖(a),以及挪威和丹麥在1907-2003年間於斯卡格拉克海(b)和卡特加特海(c)海域捕捉鱈魚的漁獲記錄。在(a)圖中藍色區塊為現存的產卵場,暗紅色區塊則為過去曾經存在的產卵場,膚色區塊為面臨存續危機的產卵場; (b)與(c)圖中實線為瑞典的漁獲數字,虛線為挪威的漁獲數字, 灰色區域的WW1 及WW2代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a)圖仿繪自Figure 3 in Jonsson et al. (2016), Fisheries Oceanography, 25, 210–228; 左上方的鱈魚繪圖取自維基百科 (NOAA Photo Library); (b)與(c)圖截自Fig.4 in Bartolino et al. (2012)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69, 833-841。
大西洋鱈魚在北海、斯卡格拉克海及卡特加特海的產卵場概略分布圖(a),以及挪威和丹麥在1907-2003年間於斯卡格拉克海(b)和卡特加特海(c)海域捕捉鱈魚的漁獲記錄。在(a)圖中藍色區塊為現存的產卵場,暗紅色區塊則為過去曾經存在的產卵場,膚色區塊為面臨存續危機的產卵場; (b)與(c)圖中實線為瑞典的漁獲數字,虛線為挪威的漁獲數字, 灰色區域的WW1 及WW2代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a)圖仿繪自Figure 3 in Jonsson et al. (2016), Fisheries Oceanography, 25, 210–228; 左上方的鱈魚繪圖取自維基百科 (NOAA Photo Library); (b)與(c)圖截自Fig.4 in Bartolino et al. (2012)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69, 833-841。

在歐洲諸國意識到沿海過漁問題的嚴重性後,開始採取大幅降低漁業捕撈量、並且在附近海域設置禁漁保護區等等的捕牢措施。依照過去對鱈魚生物學的了解,一隻鱈魚只需要兩年的時間就可以開始繁殖下一代,而且每隻成熟母魚都可以產出上百萬個卵。所以理論上,斯卡格拉克海和卡特加特海的鱈魚族群在休養數年之後,應該就能回升到過漁前的數量才是。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斯卡格拉克海和卡特加特海的鱈魚數量沒有回升。更正確來說,是可以捕撈的成年鱈魚的數量,並沒有回升的現象。奇妙的是,反而是未成年幼魚變得相當常見──雖然說每年的出現數量相當不穩定,有時很多有時很少。為什麼這些幼魚一長大,就像蒸發一樣全部消失了呢?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一個由瑞典和挪威的科學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裝置衛星標誌和基因親緣鑑定的方法,追蹤斯卡格拉克海和卡特加特海的成魚與幼魚的遷移模式。結果發現,雖然年幼鱈魚的分布主要受洋流流向影響,但是成年鱈魚對於返回出生的故鄉產卵生活異常地執著:牠們如果不是留在自己出生的產卵場,就是在返回出生的產卵場的路上。

而在斯卡格拉克海和卡特加特海發現的大批幼魚,大抵都是來自於北海 (North Sea) 東部鱈魚族群的後代,研判是隨著大西洋沿岸海流,飄進斯卡格拉克海和卡特加特海域。這個研究團隊也利用了70年代和近年的漁獲數據,及風向海流等等的地理資訊資料,模擬鱈魚在北海、卡格拉克海和卡特加特海域的族群動態。

結果顯示在70年代在斯卡格拉克海和卡特加特海域捕獲的成年鱈魚,大多應該都是在當海域出生長大的在地鱈魚。但是因為過去大量捕撈、消耗掉80%以上當地成魚的緣故,現在在當海域的幼魚裡,大概只有30─35% 是長大後會繼續留在原海域生活的在地鱈魚。當地大部分的幼魚都不是當地自產,而這些幼魚長大之後又不會留下,難怪北歐人努力了十幾年,還是盼不到過往鱈魚豐收榮景再現的一天。

北歐南部沿岸的鱈魚漁業崩盤的故事,除了警惕世人過漁對於生態環境以及產業本身的巨大殺傷力外,也凸顯出透過科學研究認識物種的族群結構以及族群各自的生態習性,在自然資源經營管理上的重要性。如果早在70年代之前,人們就知道鱈魚對原生產卵場有高度忠誠性、鄰近族群間的「魚口」不見得會相互流通等生態特性的話,就能更精準的估算當地鱈魚的實際可利用數量,讓鱈魚資源能夠永續利用。在擁有成熟的分子生物技術、衛星定位設備以及電腦模型模擬技術的現在,如果同樣的生態「悲劇」又再度重演,實在說不過去吧。

 

參考資料:
1. André C, Svedäng H, Knutsen H, Dahle G, Jonsson P, et al. (2016)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Atlantic cod in the eastern North Sea-Skagerrak-Kattegat: early life stage dispersal and adult migration. BMC Research Notes, 9, 1.
2. Bartolino V, Cardinale M, Svedäng H, Linderholm HW, Casini M, Grimwall A (2012) Historic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eastern North Sea cod.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69, 833-841.
3. Cudmore WW (2009) The Decline of Atlantic Cod – A Case Study. NCSR Curriculum Modules. Northwest Center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s, Chemeketa Community College. Salem, OR.
4. Jonsson PR, Corell H, André C, Svedäng H, Moksnes P-O (2016) Recent decline in cod stocks in the North Sea–Skagerrak–Kattegat shifts the sources of larval supply. Fisheries Oceanography, 25, 210–228.
5. Stenseth NC, Jorde PE, Chan KS, Hansen E, Knutsen H, et al. (2006) Ecological and genetic impact of Atlantic cod larval drift in the Skagerrak.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3, 1085-1092.
6. Summers C (2012) The great British fish swap. BBC News Magazine. http://www.bbc.co.uk/news/magazine-17536764

--
作者:陳瑩 臺大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碩士、現於英國德倫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研究所就讀博士班、以海洋哺乳動物族群遺傳學為論文研究主題。現為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

 

加入好友

(Visited 16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