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茲卡專題報導】茲卡病毒的那些事

分享至

zika

■對這一夕之間抓緊國際各界注意力的茲卡病毒,我們對它了解到底有多少呢?

撰文|駱宛琳

全球公衛與醫療單位剛從伊波拉病毒的橫行霸道中回過神來,2016一開年,又跌進拉丁美洲讓人焦頭爛額的茲卡病毒疫情裡。在這之前「茲卡」病毒(Zika virus)鮮少人知;但如今,中、南美洲有二十六個國家淪陷,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全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美國總統歐巴馬呼籲國會核準高達十八億美元的緊急經費,來支援茲卡病毒的相關研究與疫苗研發。

茲卡病毒:單股核糖核苷酸(RNA)病毒,基因體約10 kb,能表現三個結構蛋白和七個非結構蛋白。跟西尼羅病毒、屈公病毒、與登革熱病毒同列為黃質病毒屬,也跟這些病毒一樣,靠斑蚊為主要傳染媒介。短短不到一百字,卻幾乎概括了茲卡病毒自1947年發現以來,我們對它所有的了解。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沒多久。那年春末夏初,包括George Dick、Stuart Kitchen跟Alexander Haddow在內的研究人員在東非大裂谷區維多利亞湖附近的茲卡森林裡,想要尋找導致黃熱病的病毒。四月時,一隻編號766的恆河猴開始發燒,研究人員採集了「766號」的血液,注入實驗鼠體內。十天後,實驗鼠也病病殃殃,研究人員將實驗鼠解剖之後,在其大腦內分離出病毒。隔年一月,在茲卡森林的實驗區內,研究人員補抓了八十多隻可能是傳播媒介的蚊子(裡面有同屬於斑紋的非洲斑紋),囚在摻了血液的生理食鹽水裡,然後把食鹽水拿去注射老鼠。七天後,這些病懨懨的老鼠體內也都檢驗出「766號」恆河猴所感染的同一株病毒。後來,研究人員相繼用同一株病毒感染了天竺鼠、棉花大鼠、兔子與綠猴,但似乎只有在實驗小鼠身上,此謎般的病毒才會傷及神經組織。

研究人員等到了1952年才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皇家熱帶醫學學會期刊。這株在烏干達茲卡森林裡找到的病毒,被命名為茲卡病毒。茲卡病毒得到了名字,但在臨床醫療與生醫研究文獻上,它的名字卻依然沈默。在往後的三十年裡,不到三十篇論文;而且將近一半跟茲卡病毒相關的研究,都刊在同一本期刊上。

感染了茲卡病毒,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起紅疹與關節痛,而且大部份的人甚至沒有症狀。但是自去年起在拉丁美洲爆發的疫情,卻出現許多神經組織相關的併發症。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強烈懷疑孕期時母親若感染了茲卡病毒,會顯著增加新生兒得到小腦症的風險;此外,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的病例也在增加。格林巴利症候群是免疫系統攻擊週邊神經組織,造成病患出現疲弱、甚至痲痹的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症狀。許多細菌、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併發格林巴利症候群,因此,在感染茲卡病毒的病患身上確診相關併發症,尚可謂有跡可循。但病例數頻頻攀升的新生兒小腦症,卻讓醫療與研究人員被這「意料之外」的可能併發症逮個措手不及。

而且不同於格林巴式症(其元凶是自體免疫細胞),小腦症如果最後被證實跟茲卡病毒感染有實質因果關係,茲卡病毒就會是導致胎兒畸形的致畸物。而這是之前,在茲卡病毒、還有其他黃質病毒屬病毒(例如登革熱病毒)的感染裡,從來不曾讓人疑心過的事。當然病毒感染導致胎兒畸形與小腦症並不是頭一遭的事,感染弓蟲症、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都已證實有可能造成胎兒出現小頭畸形。

茲卡病毒與新生兒小頭症之間的關聯,還待更多的證據浮現來確認兩者之間是不是存在因果關係。這次在拉丁美洲的大爆發,被發現跟之前在東南亞地區流竄的病毒株比較相似。而相較於在非洲傳播的另一病毒株,亞洲這株茲卡病毒在其中一個非結構蛋白(NS1)上有所變異,使得亞洲株病毒比較容易在人類之間傳播。會不會因為亞洲病毒株所導致的感染比較容易在人群間擴散,因而使得神經系統有關的病發症才在這次疫情大爆發裡比較容易被注意到呢?太多的疑問只有等待更多的科學證據來逐一加以釐清了。

參考資料:
1. Leading Edge Select. Zika Virus on the Move. Cell. 2016 Feb 11;164(4):585-7. doi: 10.1016/j.cell.2016.01.040.
2. Cohen J.  Zika’s long, strange trip into the limelight. Feb. 8, 2016.
3. Dick GW, Kitchen SF, Haddow AJ. Zika virus. I. Isolations and serological specificity.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1952 Sep;46(5):509-20. No abstract available.PMID: 12995440
4. Dick GW. Zika virus. II. Pathogenicit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1952 Sep;46(5):521-34. No abstract available.PMID: 12995441
5. Attar N. ZIKA virus circulates in new regions. Nat Rev Microbiol. 2016 Feb;14(2):62. doi: 10.1038/nrmicro.2015.28. Epub 2016 Jan 11. PMID: 26751510

--
作者:駱宛琳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免疫學博士,從事T細胞發育與活化相關的訊息傳導研究。

 

加入好友

(Visited 2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