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1】臺灣溯源-土地和人群的交織

分享至

第一講.特稿

■基於長期的積累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人們必須明瞭自己所居住的土地,以及人們所扮演的角色。

e1
圖片來源|大地旅人(Earth Passengers)

撰文|郭冠廷

溯源臺灣是一段瞭解自己的歷程。老師用自己舉了一個例子,帶領我們來到他兒時戲耍的新社臺地和大甲溪。調皮的老師,小時候總是喜歡在當地的潭水戲水。而每次回家總是會挨母親的一棍。「我後來才知道,當大甲溪在這邊變成一潭水時,底部是軟的。」當小朋友在潭水中玩時,一不注意就會陷入水底泥濘,而無法掙脫溺斃當中。

這些泥巴也可以做陶器。就像東部的阿美族會拿土做陶器。這些泥巴這片土地,他自小就熟悉,但是他卻沒有意識到,這片土地,深深地影響土地上的住民。「這片土地不是只有(當代的)我們住在這裡,還有其他人住在這裡。一層一層的河階住滿不同時代的人群。」

臺灣文化正在消失當中!

臺灣文化的多樣性,有逐漸喪失之虞。追溯臺灣的過去歷史,臺灣文化是由「漢文化」與複雜的原住民「南島系民族的文化」所共同組成。但是因為人數上擁有的壓倒性漢文化的侵入,使得大量位於沿海與平原丘陵邊緣的原住民文化式微。

或許會讓人質疑,原住民文化與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漢文化難道就不會受到原住民的影響嗎?漢文化是外來文化。而當代臺灣所面臨的災難,在於我們未曾好好深入瞭解我們的土地。

新益者三友:颱風、地震、土石流?

臺灣本來就是脆弱的土地,結構沒有很好,隆起速度快。因此每一次的天災往往都會造成重大的傷亡。但是我們不妨停下來思考,我們並不是要刻意批評目前任何臺灣島上的人民的任何行為,目前的行為都有他背後的無奈與原因,沒有誰對誰錯。

颱風把土石流帶下來,才有我們今天的土地。所有土地,都是藉由風雨攜帶而下,才在臺灣的西南部堆積出嘉南平原。再以蘭陽平原為例,事實上蘭陽溪本來就是一條很隨興的河流,「高興時從頭城出海,不高興時從蘇澳。脾氣好時就從中間出海。」日本人來到臺灣時,就在蘭陽溪上做起堤防,嚴格約束她的走向。

可是蘭陽溪的隨興,就像雨刷一般,在南北擺盪的同時,平均分配大量淤積土壤。而這些沃土在堤防興建之後蕩然無存,也讓蘭陽平原的水文與生態系消失,這讓賴此環境維生的噶瑪蘭族,又情何以堪?「人們必須明瞭自己所居住的土地,以及人們所扮演的角色。」噶瑪蘭又該如何保有他們的傳統文化?

臺灣島上人類活動的歷程

臺灣在距今6500-600年前後,西海岸出現大坌坑文化,而此種變遷與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文化有密切關係。臺灣從新石器時代早期以採集、漁獵為主的生活型態,逐步轉變為具有根莖類種植的初期農業型態。而距今5,000年前後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最晚階段,稻米、小米等穀類作物進入台灣,成為農業的主體。

而在距今4000年前後,台灣地區人群往丘陵、山地地區移動,大多沿著溪流向上遷移。當然,人群仍然大量居住在海岸平原及鄰接的丘陵淺山區域。同時期的墾丁,出土相當多玉器、貝殼,顯然生活資源富裕,生產力增加,社會出現有閒階級。距今3000年前後,裝飾用品大量出現在儀式行為中,墓葬通常擁有豐富的陪葬品,玉器是其中最重要的裝飾品,不但形制多元且各文化間具有相當區隔。

在距今約2300年前左右,兩岸人群開始互動,台灣西北與東南二大區域的沿海地帶,出現了局部金屬器與玻璃器的輸入。而臺灣也因為與鄰近文化的接觸,距今1800年到1500年之間,興起金屬器冶煉技術,臺灣進入金屬器時代,但山區則停留在石器與金屬器並用。

在於距今900-1000年前,中國與周邊開始出現的貿易體系,從台灣西海岸開始,可能的複雜的政治性部落聯盟開始出現。在16末-17世紀末之間,臺灣捲入國際貿易體系,造成原來住民的社會變遷與崩解,也逐漸失去自主,而淪為被統治者。

歷史:長時限的人群與土地互動所構成的人類活動歷程

來到1683年清政府取代鄭氏家族成為台灣的統治者。以水田農業為主的閩粵人群,源源不絕從中國東南沿海來到臺灣,很快擴散到西部平原、丘陵以及蘭陽平原。原住民人群退縮,往丘陵淺山區域或東部遷移。而未曾遷移者則受到漢文化的同化或滅失。

1870年代,在外來勢力的主導下,漢文化更進一步以「開山撫番」的名義向山區與花東擴張之外。並以修造鐵路、製造器械,改變台灣原有的交通型態與生產模式。更大量消費臺灣的天然資源,進入山林,砍伐樹木,煉製樟腦。

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後,加快現代化的腳步,南北向鐵公路開通、港口建設。1945年,抗戰勝利的國民政府,沿襲日本開發臺灣資源的策略,並於自然資源的開發上,變本加厲,侵墾原來應該復舊的山林,造成至今國土復育困難。

順應自然軌

4843260409_1c846b4e0f
圖片來源|www.greenbox.com.tw

我們溯源過去,釐清原有土地利用的軌跡後,順應自然應有的軌跡。然而,台灣受限人口與資源,我們必須要採取集約式的利用原則,才能充分供給人群之所需。我們無法回到原來的生活型態,我們必須利用自然,不過大自然只能承受一定的壓力,越過之後自然就無法承受必有反撲。

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

台灣人民由於不理解自己土地的歷史,因此無法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從而缺乏國家意識與主體思維。沒有深厚的文化做為自信的基礎,是不可能面對自己居住於存在的土地。人類必須學習「重新居住」在自己的鄉土,我們要在自己的鄉土具體展現生命。

土地上記載著人類生活的史蹟,懂得土地語彙的人,可以從殘留的痕跡中,讀出一個民族或是一種文化盛衰興亡的經過。只有長遠的歷史文化做為背景,才有自己的環境倫理,也才能體會和土地相處的道理。溯源臺灣,瞭解長遠的人類活動史以及互動過程,建構自己在地的鄉土歷史,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

 

--

本文整理自:103/3/29下午由劉益昌老師在臺大應力所國際演講廳所主講之「土地與人群的交織」的演講內容>>現場全程影音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

(Visited 3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