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做科學的態度-訪林秀豪教授

分享至

想要成為一個可以糊口的科學家,需要三個很大的指標:熱情、才能以及運氣。

採訪‧撰文│徐伊亭
攝影│黃筠茜

他,從零開始

林秀豪老師,學生們口中的豪豬教授。風趣、幽默、健談以及對物理充滿了熱誠,是熟知老師的人對老師下的註解。老師是基隆人,由於生長的環境不是很好,所以從小就清楚知道如果沒有認真讀書的話,將來會是悲慘的。為什麼會走上物理這條路?老師表示,家庭對他的影響不大,父母職業均非物理相關領域,爸爸是一般的上班族;而媽媽則是家管。老師幽默地形容自己的媽媽是「免費的語言機」,因為同一句話可以倒帶十次一直講。老師說,家庭對於自己在科學上的訓練跟所有的供給,基本上是零,現在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對科學的「興趣」。

科學給林秀豪老師帶來很多的感動、震撼和興奮,談起對科學的熱愛程度,老師形容自己就像「吸毒」一般。老師引用「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句話做進一步的說明,月球的存在是偉大的,自然界中有很多不同的東西,都可以被解釋,所以就會一直試著用這樣的一個角度去瞭解不同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甚至會走火入魔,會覺得人跟人的感情、人跟人之間的相處背後有個這麼簡單的一個科學定律存在,然後就會覺得非常地神奇。

老師認為,人生不一定只需要賺錢,其實可以做一些自己覺得會比較持久,有永恆性價值的事情,而物理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的永恆性價值。老師以本次演講的電子跟光子為例,說明電子跟光子這兩種粒子的性質,是跨越了語言、種族、文化以及時代的。

他,用不客觀的態度去瞭解客觀的自然

林秀豪老師於台大物理系畢業後,接著去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談起在國外的求學經驗,老師覺得國外的研究所和國內的研究所有很大的不同。國外的學生非常「敢於發問」;而國內的學生在學習時則較為含蓄、內斂,這和教育制度有很大的關係。以這幾年的教學經驗來看,林秀豪老師覺得自己在教書時所遇到最大的障礙,是發現在國內考試氛圍的帶動下,學生對於學習熱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非常功利」。

就教育制度而言,老師認為可以仿效荷蘭跟芬蘭的教育制度,因為同樣都是邊陲然後比較小的國家,自然資源也跟台灣差不多,值得學習。

林老師說,做研究其實就是整天在跟未知在奮戰,而大部分的時候是沮喪的。讓老師印象最深刻的困難是在博士班畢業前,論文被人指謫是錯的,這件事對於當時的林秀豪老師而言,簡直是晴天霹靂,所幸最後憑藉著自己的信念以及對科學的執著,成功證明自己是對的,「科學事實上就是這種客觀的存在,可是做科學的人本身其實是非常不理性的。就在那個時候任何正常的評估都覺得放棄就好,可是我並沒有。因為科學是很迷人的,尤其是身為一個科學家,我們試著用完全不客觀的態度去了解客觀的自然,我覺得這是還滿有質感的一份工作。」老師承認當下的他其實非常感動。

他,讓艱澀難懂的科學變有趣

問到對本期的講座「沒人懂的量子世界」有沒有什麼樣的期望?老師說,希望觀眾可以藉由演講學到量子力學的一些神奇的特性,不過由於觀眾背景不同,因此不是很適合從嚴謹的角度去把科學這一部分展現出來,他會試著帶領大家看一些奇怪的事情。

比如說,氯本身是很毒的,鈉本身是很危險的,為什麼它們兩個放在一起之後,大家就敢吃了?因為像這一類的東西可以言簡意賅地說:「就是化學反應!」

可是今天如果把兩個好朋友介紹給大家,一個是角頭老大,另外一個是連續殺人犯,就會覺得這兩個人在一起威脅感很大,老師打趣地說,「我如果跟你們說不會,他們兩個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反應,跟食鹽一樣的安穩,相信沒有人會相信!」可是為什麼當元素這樣放在一起之後大家就願意相信?而這樣子的一個相信如果用科學去顯示,背後是很有趣的,原因在於電子在特定的數字排列下,就會特別地穩定。老師建議,至少從日常生活中會去碰到的一些事情中,去發現這些事情背後的原理。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否適合文組的學生來聽講呢?老師認為,這次的題目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確實不好理解,不過並不代表文組的學生就不能理解。從小學到中學,科學教育其實都是反教育,沒有真正教到科學的真諦為何,讓很多文組的人覺得科學就是很難算,讓會算的人覺得說科學就是算,其實那是完全錯誤的方式。今天科學教育失敗的原因在於─沒有辦法去帶領學生真的去認識科學,而是用數學式子跟圖形嚇壞他們。其實只有比較專業的科學家需要用到方程式,可是台灣的教育都從方程式開始教起,所以就不會覺得那麼好玩,但是很多事情背後其實是很單純的。

他,認為科學不是一個可以被規劃的行業

在訪談的最後,我問了林老師:「對於有志想念物理系的同學,有沒有什麼建議?」老師以女演員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在獲頒終身成就獎的時候曾說過的一句話為例:「if you have any other choice, don’t be an actress.」,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你的人生如果有其他選項,就不要來當女演員。老師認為這句話點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並不是負面的,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其實是非常正面去看待她的職業,因為她的職業需要有無窮的熱情,所以其實是很難真正去被評估的。

老師發現很多學生,就像八爪章魚一樣,做事情猶豫不決,沒有方向,像這樣的個性跟行為,完全不適合當科學家。科學家是碰到牆就去撞,反正如果撞不破就再回來研究一下為什麼撞不破,多撞幾下就破了,在某個程度上,做科學上要有極大的熱情,熱情要大到真的覺得這個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才去做,這樣才有成功的機率,所以其實科學並不是一個可以被規劃的行業。

老師說自己從來就不會鼓勵年輕的小朋友去做科學,「我可以去給一些科學演講激發大家對科學的興趣,可是鼓勵小朋友去做科學就像鼓勵小孩去跳樓一樣。」老師以「跳樓」來比喻自己正從事的事情,並說明科學家不是一個在一般教育裡面,訓練大家變成一個安全係數高的行業,事實上它現在的安全係數很低,想要成為一個可以糊口的科學家,需要三個很大的指標:熱情、才能以及運氣。

「不要喪失掉好奇心跟熱情,因為一旦喪失掉熱情,基本上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好的科學家」,這是老師對於後輩的期許,希望同學可以堅持自己的理想,勇敢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
責任編輯:Nita Hsu

(Visited 163 times, 5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3 thoughts on “【人物專訪】做科學的態度-訪林秀豪教授

  • 2013 年 04 月 29 日 at 14:50:02
    Permalink

    小typo: 功利,不是公利喔。

    Reply
  • 2013 年 04 月 30 日 at 12:34:06
    Permalink

    感謝提醒!已修正!

    CASE PRESS編輯部 敬上

    Reply
  • 2013 年 06 月 18 日 at 18:24:10
    Permalink

    CASE編輯部的兔兔圖案好可愛喔! 陳竹亭主任要我們說聽這一期的心得,那就是別處都聽不到那麼有趣的演講,我好喜歡CASE!

    Reply

發佈回覆給「鈴蘭花」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